千岩云气混重溟,竹院松扉白昼扃。
金锡乍飞游鹤去,贝书初诵毒龙听。
荒台花雨空留碧,阴洞苔文尚带青。
浮世始知无住著,长生还欲问仙灵。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生命和修行的思考。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同公载公实思伯登白云最高顶”:这句话似乎是在描述与某位友人一起攀登到白云之上的最高峰的情景。”同公”可能指的是共同的朋友或同伴。”载公”表示携带或搭载。”实思伯”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思念或向往。”白日嵩巅”则是指白天在山顶,”嵩巅”可能指代山峰之巅。
“千岩云气混重溟”:这句话描绘了千座山峰上弥漫着云雾的景象,如同重重叠叠的海洋一般。”混重溟”形容云气浓密、浩渺,给人一种宽广无边的感觉。
“竹院松扉白昼扃”:这句话说的是竹林中的院子和门扉都被打开,阳光照射进来,使得一切都显得明亮而宁静。”扃”在这里是关闭的意思。
“金锡乍飞游鹤去”: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金色的锡制器具忽然飞起,像游动的鹤一样消失在天际。这里的“金锡”可能指的是某种金属制成的器具,而”游鹤”则是一种象征自由飞翔的鸟类。
“贝书初诵毒龙听”: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有人开始诵读贝叶经文,引起了毒龙的注意和聆听。”贝书”指的是用贝壳制作的经书,而”毒龙”则是佛教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智慧和力量。
“荒台花雨空留碧”:这句话描绘了荒废的台子上飘洒着花瓣,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这美景最终只是留下了一片碧绿的色彩而已。这里的”荒台”可能指的是被废弃的台地,”花雨”则是指飘散的花瓣。
“阴洞苔文尚带青”:这句话是在描述阴暗的山洞中长满了青苔,暗示着那里曾经有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阴洞”可能指的是一个黑暗的洞穴,而”苔文”则是指苔藓生长的痕迹。
“浮世始知无住著”: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无常的认识,意识到世间一切都是没有固定位置的。这里的”浮世”可能指的是纷扰的尘世世界。
“长生还欲问仙灵”: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希望能够向神仙寻求指引。这里的”长生”是指长久的生命,”仙灵”则是指超凡脱俗的仙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白云、山川、竹院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诗歌中也蕴含着对于生命、修行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深深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