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雪净芳尘,丹地相逢有故人。
寒压苑墙霞绮散,气浮宫树霁华新。
中朝缀履多奇士,两省分曹实近臣。
日影渐移封事少,叨从西掖听阳春。

【注释】

祗事阙下:在皇宫中侍奉。李伯承:名不详,可能为作者同乡、好友。

丹地相逢:在京城相见。有故人:即“遇故人”。“故人”指旧时的朋友。

寒压苑墙:冷风吹过,使苑墙的红霞散尽。“压”字写出了风力之大,“散”字写出了风势之猛。

气浮宫树:宫树因寒冷而飘浮着雾气。霁华新:天晴后的花朵显得更加鲜艳,这里比喻朝政清明。

中朝:朝廷。缀履:穿鞋。缀:穿。

两省:指门下省和中书省。分曹:分管部门。实近臣:确实是朝廷的大臣。

日影渐移:太阳渐渐西斜,影子也慢慢移动了位置。封事: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叨从西掖:我有幸跟随皇帝到西边处理政务。听阳春:听皇上讲说《春秋》。《春秋》:古代五经之一,相传孔子作,后成为儒家经典。

【赏析】

此为一首七言诗,写诗人在宫中侍奉皇帝期间,与老友偶遇并相聚的情形。首联以风雪交加的景象烘托气氛,颔联描绘两人在寒冷中相遇的场面,颈联写皇帝接见大臣,尾联写诗人在皇帝身边聆听《春秋》。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

首联“东风吹雪净芳尘,丹地相逢有故人。”是写诗人入宫侍奉皇帝时的情景。“东风吹雪”点明冬日严寒,雪花纷飞,给人们带来了清冷之感;“净芳尘”则表现了雪后世界的清新之美。这两句诗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接着,“丹地相逢有故人”一句则将笔触转向了诗人与老友的重逢:“丹地”指的是皇宫,“有故人”则表明这次重逢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诗人在皇宫中遇到了久违的老友,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心情,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追求。

颔联“寒压苑墙霞绮散,气浮宫树霁华新。”则是对诗人与老友相聚场景的具体描写。“寒压苑墙”表现了冬日里宫墙的冷峻和坚不可摧;“霞绮散”则描绘了天空中的彩霞随着风儿飘散的景象;“气浮宫树”则是形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新而又活力四溢的气息;“霁华新”则意味着天空中的云彩被阳光照亮后呈现出一片新的面貌,寓意着朝政清明、国家昌盛。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颈联“中朝缀履多奇士,两省分曹实近臣。”则进一步描绘了宫中的官员们各自忙碌的场景。“中朝”指的是朝廷之中,“缀履”则形象地描述了官员们穿着官服忙碌的身影;“多奇士”则表明这些官员都是才智出众、才华横溢的人物。而“两省分曹”则是指官员们在各自的部门中各自忙碌着,有的负责文书工作,有的负责政务事务等等。这两句诗通过对朝廷内外官员们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热闹而又有序的画面。

尾联“日影渐移封事少,叨从西掖听阳春。”则是诗人在皇宫中聆听皇帝讲说《春秋》的情景。“日影渐移封事少”描述了太阳逐渐西斜,留给皇帝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而“叨从西掖听阳春”则表达了自己有幸能够跟随皇帝聆听《春秋》这部伟大作品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心,也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展示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