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捐笔札下兰台,沛上东曹画戟开。
词客正为都水使,名家况接佩刀才。
中朝冠盖频年出,沧海帆樯万里来。
知尔壮心还跃马,肯论衰贱走尘埃。

送欧阳幼承分司徐州

暂捐笔札下兰台,沛上东曹画戟开。

词客正为都水使,名家况接佩刀才。

中朝冠盖频年出,沧海帆樯万里来。

知尔壮心还跃马,肯论衰贱走尘埃。

注释:暂: 暂时、临时。笔札: 指书信和文稿,此处泛指文字工作。兰台:御史台,古代中央监察机构。沛上: 地名。东汉时沛郡在今安徽蒙城西北,汉高祖刘邦曾于此建都,因以得名。东曹: 官署名,汉时置,主管地方行政事务。画戟:仪仗用的戟,这里指门楼。词客: 文人墨客。都水使: 官名,掌管水利的官员。名家: 有名望的人。佩刀才: 佩刀才能,即武艺。中朝: 指朝廷。冠盖: 指官员的冠冕车盖。频年: 屡次。沧海: 大海,代指远游。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文士辞官归去的情景。首句”暂捐笔札下兰台,沛上东曹画戟开”,描绘了文士暂时放下笔墨,离开官场的场景。他来到沛上的东曹(即东府),看到了门前画戟(一种仪仗武器)打开的景象,这象征着文士即将开始新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句”词客正为都水使,名家况接佩刀才”,描述了文士的身份和地位。他是一位词客,同时也是一个武艺超群的名家(有名望的人),因此得到了都水使的赏识。都水使掌管水利,与文学艺术并无关系,但文士却因为武艺出众而受到了重用,这也是一种讽刺。

“中朝冠盖频年出,沧海帆樯万里来”,描绘了朝廷官员频繁外出,如同大海中的帆船一样远行。这里的“中朝”指的是朝廷,而“冠盖”则是官员的头饰和车盖,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外出时的盛况。

最后两句”知尔壮心还跃马,肯论文俗走尘埃”,表达了作者对文士的期望。他希望文士能够保持一颗豪迈的心,像骏马一样奔腾,不被世俗所束缚。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士的才华和学识,“尘埃”则比喻世俗的纷扰和琐碎。

整首词通过对文士辞官归去的情景进行描写,既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技艺,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祝愿。同时,通过对比朝廷官员和文士的不同境遇,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