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市劳歌频对酒,章台垂柳拂征鞍。
中朝专席名家子,三辅行春汉使冠。
芳草送人江路永,烟萝归梦石窗寒。
彩衣舞罢庭闱日,华省思君共握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张京兆孺觉归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燕市劳歌频对酒,章台垂柳拂征鞍。
在京城的燕市,他频频高歌饮酒以慰劳自己的辛勤工作,而回到长安的章台街时,则有垂柳轻拂着马鞍,为他送行。
中朝专席名家子,三辅行春汉使冠。
他在朝廷担任重要的职务,是名家子弟。在长安,他也像汉朝使者一样,被尊称为“行春”。
芳草送人江路永,烟萝归梦石窗寒。
离别时,长满芳草的江路显得漫长而又无尽;而归来后,在石窗前,他常常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却感到寒冷。
彩衣舞罢庭闱日,华省思君共握兰。
舞蹈结束后,阳光洒满了庭院。在华美宽敞的官署(华省),他想起了你,一起握着兰花,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张京兆孺觉的离别与归来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
首句“燕市劳歌频对酒,章台垂柳拂征鞍”描绘了张京兆孺觉离别时的情境:在京城的燕市,他频频高歌以慰劳自己的辛勤工作,而回到长安的章台街时,则有垂柳轻拂着马鞍,为他送行。这两句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物象,传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与哀伤。
接下来两句“中朝专席名家子,三辅行春汉使冠”则是赞颂张京兆孺觉的身份和才华:“中朝”(即朝廷)是他的专席,意味着他在朝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他被尊称为“名家子”,即名家子弟,这显示了他非凡的才华和家族背景。而在长安,他也像汉朝使者一样,被尊称为“行春”,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尊贵身份。这两句话是对张京兆孺觉个人才能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尊敬和钦佩。
接下来的“芳草送人江路永,烟萝归梦石窗寒”两句描写了张京兆孺觉归途中的情景:“芳草送人江路永”,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依依不舍;“烟萝归梦石窗寒”则描绘了他在梦中回到家乡时感受到的寒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张京兆孺觉归途的景象,更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彩衣舞罢庭闱日,华省思君共握兰”是全诗的高潮和结尾:“彩衣舞罢庭闱日”,这里的“彩衣舞罢”可能是指宴会结束,或者是一种仪式的结束,而“庭闱日”则指宴会或庆典的场合。在这之后,诗人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华省思君共握兰”,在这里,“华省”指代的是朝廷,而“君”则指张京兆孺觉。诗人用“共握兰”这个动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兰”作为一种香草,也象征着君子般的品格和美德。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通过对友人的形象描绘和对其才华的赞美,传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