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辞中宿山,旋复度皋石。
地灵各护奇,川岳几开辟。
海势从西来,万里肆奔迫。
怒石制波涛,连空锁秋碧。
峭崖争欲坠,幽草缀寒壁。
丹梯不可寻,止望莓苔迹。
篙师习江湖,历险无阻阨。
缓棹青溟间,遐览纵所适。
飞仙去何年,微云天际白。
【注释】
初辞:初次离开。山:指中宿山,即庐山。皋石:《水经注》卷三:“江水东径庐陵安昌县南,故皋石也。”皋石是庐山上的一块巨石名。地灵:这里指山川灵秀。护奇:庇护着奇观。川岳:指江河山川。开辟:开垦开发。海势:指大海的气势。怒石:指险峻的石头。波涛:波浪。连空:高耸入云。秋碧:秋天的绿色,指深绿的树叶。峭崖:陡峻的山崖。竞欲坠:争相坠落。缀:附着、缠绕。寒壁:寒冷的山壁。丹梯:红色的梯子或栈道。莓苔:苔藓。阻阨:阻碍。涯:边际。遐览:远望。飞仙:仙人。去何年:何时离去。微云:细薄的云层。天际白:天空中的云彩呈白色。
【赏析】
此诗写庐山胜景。首联说诗人离开庐山中宿山后,又从皋石峡渡过大江。次联写庐山的山水灵气,保护着它的奇特景观,使山岳得以开垦,河流得以开通。“地灵”句,化用《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意为山川灵秀之气,保护着庐山的奇观,使它得以开垦,使江河得以开通。第三联写庐山的山势,有如巨兽般威武雄壮,又如猛虎般凶猛强悍,令人生畏。而庐山的景色,却美得令人陶醉。第四联写庐山的险峻陡峭的石壁和高耸入云的山峰,使人不敢轻易攀登。第五联写诗人在江上乘坐小船,遥望远方,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心情舒畅愉快。最后两句,以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蓬莱为结尾,表明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意境优美,是一首描写庐山风景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