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倦游者,濯足长松下。
脱屣临清流,忘机在中野。
乾坤正澒洞,云水共潇洒。
有耳自不闻,谁能效由也。
题芳远藏秋江濯足图
客人有厌倦了游历的,他在长松下洗脚。
他脱下鞋子面对清流,忘记了世俗的机缘。
天地间正广阔无垠,云水共处一片潇洒。
只有耳朵自然不会被听到,谁能效仿由由呢?
译文:
客人中有个厌倦了游玩的,他在长松下洗脚。
他把鞋子脱下面对清流,忘记了世俗的机缘。
天地间正广阔无垠,云水共处一片潇洒。
只有耳朵自然不会被听到,谁能效仿由由呢?
注释:
- 客:客人。
- 倦游者:指厌倦了仕途的人。
- 长松:松树。
- 脱屣(xǐ):把鞋脱落下来。
- 临清流:面对清澈的水流。
- 忘机:忘记世故、功利之心。
- 乾坤:天地。
- 澒洞:广大无边。
- 云水:云彩和流水。
- 潇洒:洒脱,不受拘束。
赏析:
此诗为《全唐诗》所录,属于五言绝句。诗人以写景起兴,描写了一位厌倦官场的文人雅士在松林中洗足畅快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全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作。
第一句点出“客”,说明这位游子不是寻常之辈,他厌倦了官场生活。第二句进一步写他的行为,他在长松下洗足。第三句又从另一个角度写他的行为,他把鞋子脱下面对清流,忘记了世俗的机缘。第四句再次写到他的行动,天地间正广阔无垠,云水共处一片潇洒。最后两句则写到他的心境,只有耳朵能听见世间的繁华喧嚣,谁能像他那样超然物外呢?这既是对前几句的具体描绘,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