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未奏捷,烽火更西湖。
海舰贼来去,天兵功有无。
人心多为汉,国计竟全吴。
野哭徵求尽,苍茫寒月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认真分析所给选项,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取舍,最后写出答案。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答案】

①华亭未奏捷,烽火更西湖。②海舰贼来去 天兵无功绩。③人心多为汉,国计竟全吴④野哭徵求尽,苍茫寒月孤。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于唐乾元二年(759)流寓江南时所作。诗人当时身在湖州,而华亭郡却仍在安史之乱中,他听到战报说华亭还没有奏捷,又看到湖上烽烟不断,就写下了这组诗。“华亭”指当时的苏州,“未奏”指没有传来好消息。“更”是继续的意思。“西湖”指太湖一带。

译文:华亭尚未传出胜利的消息,湖上又燃起了战火;叛军的舰队来往穿梭,朝廷的军队是否取得过什么战果呢?百姓们大多怀念汉朝的仁政,国家的财政也几乎全被平定吴地所耗尽。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战争动乱而流落他乡的痛苦之情。首联点出诗人流寓江南的原因:华亭尚未传来好消息,湖上又燃起战火。颔联写诗人对朝廷的忧虑。颈联用一“多”字,表达了对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安的不满。尾联写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