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共把玩,聚散复何愁。
秉烛重阳过,移樽片月留。
我𢬵同调侣,君醉异乡秋。
别后多诗兴,还登何处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他生活在唐代。他的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重九夜吴希实隐君馆陪饯君搢诗人
茱萸共把玩,聚散复何愁。
- 茱萸: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香料。在这里,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一种在重阳节饮用的传统饮品。
- 把玩:玩赏。
- 聚散:相聚与离散。
- 复:又,再。
- 何愁:有什么可愁的。
秉烛重阳过,移樽片月留。
- 秉烛:拿着蜡烛。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也称为“登高节”。
- 过:经过,通过。
- 移樽:移动酒杯。
- 片月:一弯新月。
- 留:停留,留住。
我𢬵同调侣,君醉异乡秋。
- 我𢬵:我,这里指作者自己。
- 同调侣:志同道合的朋友。
- 君醉:你喝醉了。
- 异乡秋:在异乡度过秋天。
别后多诗兴,还登何处楼。
- 别后:分别之后。
- 多诗兴:有许多诗歌创作的欲望。
- 还登何处楼:还会登上哪个楼去?这是一个疑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夜晚与朋友吴希实一起饮酒赏月的情景。诗人感叹聚散无常,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诗情画意,期待与朋友再次相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