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何思远,名士亦心劳。
巨笔凌班史,秋怀得楚骚。
窗虚清桂露,庭迥急松涛。
诗草人争写,三齐纸价高。

译文:

秋天的时节,寄给方晦叔两江的一封信。

在家悠闲无事,却思念远方的友人。

才华横溢如班固般,但秋日情怀更似屈原。

窗外桂树露水清,庭中松涛声震耳。

诗人笔下人争写,三齐纸贵价更高。

注释

  • 秋日柬方晦叔两江:在秋季寄信给方晦叔(方回),位于两江之间。
  • 端居何思远:在家中闲居无事,思念远方的朋友。
  • 巨笔凌班史:形容文笔雄健,能够超越古代班固的《汉书》。
  • 秋怀得楚骚:秋天的情怀与屈原的《楚辞》相得益彰。
  • 窗虚清桂露:窗外的桂树在秋夜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 庭迥急松涛:庭院空旷,远处的松树传来阵阵松涛声。
  • 诗草人争写:诗人的诗作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争相传抄。
  • 三齐纸价高:由于诗人的名声和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三齐地区的纸张价格因此上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文人抒情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诗中的“巨笔凌班史”和“秋怀得楚骚”,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传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孤独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此外,诗中提到“诗草人争写”,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和竞争,以及诗歌在当时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最后,“三齐纸价高”则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使得诗歌成为文人追求的目标之一。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