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寄青莲宇,因之问上乘。
自知闲有味,不愧老无能。
响彻秋风树,寒生夜雨灯。
匡床坐幽寂,身似定中僧。

【注释】

  1. 秋夜奇上人:指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他隐居在蓝田辋川别墅中,经常与诗僧道林一起吟诗,因此被称为“诗佛”。
  2. 青莲宇:指的是佛教中的莲花座。
  3. 上乘:佛教语,指达到最高境界。
  4. 匡床坐幽寂:用匡床(即席地)坐的方式,坐在幽静的环境里,形容心境非常宁静,如定中僧。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唐代天宝年间,隐居在辋川别墅时所作。全诗通过描绘秋夜独坐禅房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首句“久寄青莲宇”,以佛教语“青莲”为意象,暗含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之情;同时,“宇”字又暗示了作者在世俗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因之问上乘”,则是直接表明了作者对佛法的探索和追求。这里,“上乘”是指最高的修行境界,而“因之”则表示了作者因为对佛法的兴趣而进行的思考和实践。
    第三句“自知闲有味”,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追求佛法的过程中,虽然感到寂寞和孤独,但内心却充满了满足和享受。这里的“自知”是指作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内心状态,而“闲有味”则意味着在孤独中找到了乐趣和满足感。
    第四句“不愧老无能”,则是对作者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自信。在这里,“老无能”并不是指作者年老体衰,而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一种评价。他认为自己在追求佛法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但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感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第五句“响彻秋风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响彻”形容风声如同钟鼓一般响亮,而“秋风树”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景色。通过这个画面,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独坐禅房时的心境是多么的宁静和深远。
    第六句“寒生夜雨灯”,则是对环境变化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寒生”表示夜晚的气温下降,而“夜雨灯”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夜中的灯光映照出的美丽景象。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匡床坐幽寂,身似定中僧”,是对作者心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匡床”是古代的一种座椅,而“坐幽寂”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环境中独自坐着的情景。通过这个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而“身似定中僧”则是对作者精神状态的一种描绘。在这里,“定中僧”是指佛教中的禅宗僧侣,他们常常以静坐冥想的方式来领悟佛法。而作者则将自己比作这样的僧侣,表现出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王维在辋川别墅独坐禅房时所见所感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敬仰、追求和体验。同时,诗歌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意境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