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旌向何许,深入万松烟。
草湿云边径,山昏雨外天。
兴高穷胜迹,政美见丰年。
谁识君侯意,临风一慨然。
注释:
初秋同刘兵宪叔清游五龙山时,正值下雨,得天字诗一首。
飞旌向何许,深入万松烟。
草湿云边径,山昏雨外天。
兴高穷胜迹,政美见丰年。
谁识君侯意,临风一慨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和同僚刘兵宪一起游览五龙山时的即席之作。当时正值初秋时节,天空阴云密布,一场暴雨突如其来。然而,他们并没有被恶劣天气所吓倒,而是以饱满的兴致继续游览。
首联“飞旌向何许,深入万松烟”,描写了风雨中他们乘坐的旌旗在茫茫的山林间穿行的景象。这里的“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旗帜,用以指引方向或标志重要的地方。“入”则表示深入到某处。而“万松烟”则形容了周围的松树林如同烟雾缭绕一般,给人以幽深莫测的感觉。
颔联“草湿云边径,山昏雨外天”,则是对这一景象的具体描绘。雨水打湿了路边的草地,使得整个景色显得更加清新自然;而在远处的山谷之中,雨幕模糊了视线,仿佛连天际也变得昏暗起来。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雨中的山水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能够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氛围和韵味。
颈联“兴高穷胜迹,政美见丰年”,则进一步表达了他们的乐观情绪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在这里,“兴高”意味着心情愉悦、兴奋不已;“穷”则表示探寻、寻找之意。“胜迹”是指美丽的风景名胜之地;“政美”则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之景。“见丰年”则表示看到庄稼长得茂盛、丰收在望的景象。整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尾联“谁识君侯意,临风一慨然”,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和提炼。这里的“君侯”是指朝廷中的高官或显贵;“临风一慨然”则表现出了一种豪迈、豁达的气概。这句诗通过引用典故和诗词中的名句表达了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对五龙山雨景的生动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