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邻三径,移来殿万芳。
馀花自风景,幽意合柴桑。
绣幕驻秋色,金杯浮晚香。
主人益多珍,讵敢傲飞霜。

【注释】1. 西池:作者在洛阳的别墅名。2. 三径:指庭院中通向书斋的小径。3.殿:这里用来形容花的茂盛。4.余花:即残花,指西池中已经凋谢了的菊花。5.风景:自然风光。6.柴桑:指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的田园生活。7.绣幕:指精美的帷帐。8.金杯:指精美的酒杯。9.飞霜:指霜降时节。【赏析】此诗是作者在洛阳时作于西池的书斋中赏菊的诗。

首联“培养邻三径,移来殿万芳”,写自己将西池之景移至洛阳书斋,以供观赏。“三径”原指东周隐士陈良的住宅门前的小路,这里用来代称自己的书斋院落。“殿万芳”则形容花之多。

颔联“馀花自风景,幽意合柴桑”,写自己独处书斋中欣赏着这盛开的百花,而其内心的感受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不谋而合。“馀花”即已开过之花。“风景”指自然景观。“幽意”即闲适、淡泊之意。“合”是“和”的意思,表示两者相合。“柴桑”指陶渊明所居住的地方,陶渊明曾隐居于此,过着田园生活。

颈联“绣幕驻秋色,金杯浮晚香”,写自己在欣赏这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和傍晚时分淡淡的香气。“绣幕”即精美华丽的帷帐,象征富贵;“秋色”指秋天的景象;“晚香”指傍晚时分散发的淡淡香味。

尾联“主人益多珍,讵敢傲飞霜”,写自己虽身处富贵之地,但不敢有丝毫的傲慢之心,因为他知道即使是在霜降时节,大自然的美依然存在。这里的“主人”指的是自己,“飞霜”指霜降时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