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官依白岳,岁月此栖迟。
道侣频相过,丹经久自知。
心闲虎啸处,步缓鹤随时。
倚杖看晴色,前峰又采芝。
弃官依白岳,岁月此栖迟。
道侣频相过,丹经久自知。
心闲虎啸处,步缓鹤随时。
倚杖看晴色,前峰又采芝。
注释:
- 弃官依白岳:辞去官职,依靠白岳山。
- 岁月此栖迟:岁月在这里过得慢悠悠的。
- 道侣频相过:道士朋友经常来拜访。
- 丹经久自知:通过修炼丹药的知识已经深不可测了。
- 心闲虎啸处:内心宁静如虎啸般悠扬。
- 步缓鹤随时:脚步缓慢,与鹤同行无拘无束。
- 倚杖看晴色:靠着手杖观赏天空晴朗的景象。
- 前峰又采芝:前方山峰上又有灵芝生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道法的追求与感悟。首句“弃官依白岳”,表明了诗人放弃世俗职务,选择在大自然中隐居的生活态度。次句“岁月此栖迟”,进一步描绘了他在白岳山中度过悠然自得的时光。第三、四句“道侣频相过,丹经久自知”,反映了诗人与道士朋友们频繁来往,并且通过修炼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五至八句“心闲虎啸处,步缓鹤随时”,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心境宁静,如同虎啸般自由;与鹤同行,随其步伐而动,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倚杖看晴色,前峰又采芝”以欣赏自然美景结束全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