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坛前客,桃花十度红。
幽栖片石定,元气四时通。
古树邻苍壑,闲云澹碧空。
能谈非静者,真意几人同。

第一首:

太乙坛前客,桃花十度红。

幽栖片石定,元气四时通。

古树邻苍壑,闲云澹碧空。

能谈非静者,真意几人同。

注释:在太乙坛(道教宫观名,位于泰山南麓)的前方做客。桃花开十次了还是那么鲜艳。隐居在片石上的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四季的气息都畅通无阻。周围生长着古老的树木,它们靠近那深邃的峡谷。悠闲自在地飘浮在碧空下。能够谈论自然道理的人并不多,能真正领悟这些道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在太和山时写的。诗人用“十度红”来形容桃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的美丽和春天的到来。接着,诗人以自己的隐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他认为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统一,能够感受到四季的气息都畅通无阻,这与他的生活理念相吻合。此外,诗人还通过描写古树、闲云等自然景物,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人感叹能够谈论自然道理的人不多,能真正领悟这些道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理解之深和他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第二首:

古树邻苍壑,闲云澹碧空。

能谈非静者,真意几人同。

注释:周围的老树紧靠着深深的山沟,悠闲自在的白云漂浮在湛蓝的天空中。能够谈论自然道理的人并不多,能真正领悟这些道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感慨。他用“邻苍壑”和“澹碧空”这两个词来形容古树和闲云,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他认为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就像古树和闲云一样。此外,他还通过对能谈论自然道理的人并不多,能真正领悟这些道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理解之深和他的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