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东林月,初看法镜升。
殿沉中夜磬,松隐上方灯。
兴剧催银斝,诗成转玉绳。
地非庐霍胜,天许著名僧。
初冬十五夜云洲丈招游东林得僧字
皎皎东林月,初看法镜升。
殿沉中夜磬,松隐上方灯。
兴剧催银斝,诗成转玉绳。
地非庐霍胜,天许著名僧。
注释:
- 皎皎东林月,初看法镜升。——形容月亮明亮如镜,映照在东林寺的古钟和灯光之上。初看意味着第一次观赏,法镜升起可能指寺庙中的佛塔或者钟楼开始闪烁。
- 殿沉中夜磬,松隐上方灯。——描述寺院夜晚的宁静与祥和,殿宇深沉,中夜时分,寺庙里响起清脆悠扬的钟声;松树隐于夜色之中,上方的灯光若隐若现。
- 兴剧催银斝,诗成转玉绳。——兴剧指酒宴或聚会的欢乐氛围,银斝是一种古代饮酒器,用以盛酒;诗成则可能指诗人完成了一首佳作。玉绳可能是指北斗七星之一,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诗意的流转。
- 地非庐霍胜,天许著名僧。——庐霍胜可能是某个地名或人物,而“天许著名僧”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认为他名副其实,得到了上天的允许和赞许。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一个初冬夜晚在东林寺的游历经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寺院宁静、庄重的氛围,同时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对生活的感悟。诗句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