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留大老,客子几番来。
砧杵鸣秋郭,风尘上晚台。
孤怀惟短剑,万事且深杯。
东阁多贤士,宁遗作赋才。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 碧山留大老,客子几番来。砧杵鸣秋郭,风尘上晚台。孤怀惟短剑,万事且深杯。东阁多贤士,宁遗作赋才。
- 译文: 青山绿水留住了您的尊容,我作为远方的客人多少次前来?秋天的夜晚,砧声和杵声在城外响起,尘土飞扬,暮色渐浓。只有心中的孤独如同短剑一般锋利,面对这纷繁世事,唯有举杯消愁。东阁中聚集了许多贤才,我不会因为自己不会写诗就遗忘这份才能。
- 赏析:
- 意境深远:此诗以“碧山”为背景,展现了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美景,同时通过“客子几番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频繁的探访之情。诗人用“砧杵鸣秋郭”与“风尘上晚台”描绘出一幅秋日黄昏,人们劳作归来、尘土飞扬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投入和对自然的敬畏。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比“孤怀惟短剑”与“万事且深杯”,巧妙地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面临生活的艰难和挑战,诗人依然保持着坚定和乐观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一种积极和向上的态度。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 主题鲜明:《奉和崔后渠祭酒见赠》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维护。在这首诗中,诗人提到了“东阁多贤士”,这不仅赞美了东阁的贤才,也表达了他对朋友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的珍视。这种主题的表达,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赞美,而是深入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层面的共鸣。
- 艺术手法:谢榛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包括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例如,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如“砧杵鸣秋郭”),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述,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此外,通过使用“孤怀”、“万事”等词汇,谢榛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节奏感。
《奉和崔后渠祭酒见赠》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佳作,不仅展示了谢榛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维护,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丰富的艺术手法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