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劳客计,词赋寄乡愁。
雁避燕山雪,人经邺地秋。
几年多放浪,万古自沉浮。
抱膝成孤啸,苍凉月近楼。

诗句释义:

  1. 风尘劳客计: 描述诗人因战乱而不得不四处奔波的辛苦。风尘代表的是战争的尘埃,表示诗人在动乱中奔波。
  2. 词赋寄乡愁: 通过词赋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词赋是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常用来抒发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3. 雁避燕山雪: 描写大雁为了避免寒冷的天气而飞到相对温暖的地区。燕山是位于河北的一个山脉,此处形容雁群躲避燕山的寒冷。
  4. 人经邺地秋: 指人们经历了邺这个地方的秋天。邺是一个历史名城,这里可能是指邺城的秋天景象。
  5. 几年多放浪: 描述了诗人这几年来放纵不羁的生活状态。放浪可能是形容诗人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6. 万古自沉浮: 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观念,即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个人的命运都是无法逃避的沉浮。
  7. 抱膝成孤啸: 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坐着、抱着膝盖发出长啸的场景。孤啸是一种孤独而深沉的声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哀伤。
  8. 苍凉月近楼: 形容夜晚月亮高悬,显得十分凄凉的景象,同时“楼”也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

译文:
我因为战乱而到处奔波,用词赋来寄托我对家乡的思念。
大雁避开燕山的寒冷,人们经过邺城感受着秋天的气息。
这些年我一直过着放纵的生活,但终究无法逃脱历史的洪流。
我孤独地坐在房间里,发出深沉的啸声,周围弥漫着苍凉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动荡时期的内心世界。开篇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战乱中奔波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接着,通过对大雁和人们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物与自身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随后的几句,诗人通过“放浪”一词,展现了他超脱世俗、享受自由的人生观。最后两句则通过孤独的啸声和苍凉的环境氛围,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