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曾约帝京楼,九日黄花各自秋。
明月相关今夜梦,白云同寄故园愁。
征夫塞上功何晚,代马霜前嘶未休。
官舍寂寥应抚剑,更将尺素问淹留。

《答宋鸿胪仁甫寄书》是明代诗人谢榛创作的一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 登高曾约帝京楼

  • 登高之约:这里“登高”指的是诗人在秋季登上高处,象征着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古代常以登高望远来寄托情感,这里则可能意味着一种对友人的牵挂和期望。

  • 曾约之地:这里的“帝京楼”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所居之地,如长安、洛阳等地的高楼,寓意着诗人与友人曾经约定在此地相聚的场景,也暗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九日黄花各自秋

  • 九月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月被视为菊花盛开的季节,代表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 各自秋意:这一句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各自感受秋天的到来。这里的“黄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诗人对友情的象征,暗示了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关怀和思念。

  • 明月相关今夜梦

  • 明月之夜:月亮通常与夜晚联系在一起,是人们寄托情感和思绪的对象。

  • 梦境相随:诗人通过“明月”,将远方的友人与自己联系起来,仿佛他们能够跨越时空,共同欣赏那轮明亮的月光。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还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 白云同寄故园愁

  • 白云飘渺:白云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因为它总是随风飘荡,难以捉摸。

  • 故园之情: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朋友所在的城市。诗人通过“白云”将这份深深的乡愁和对友人的牵挂一同托付给天空,使得这份情感更加浓烈和深远。

  • 征夫塞上功何晚

  • 边关战士:“征夫”指的是那些戍守边疆的士兵,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守卫国家,保卫人民。

  • 功绩无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们无私奉献和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作为文人,虽不能亲自上战场,却依然心系国事、忧思家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代马霜前嘶未休

  • 代马悲鸣:这里的“代马”可能指的是北方的马匹,它们在寒冷的天气下仍能发出嘶鸣声。

  • 不屈不挠:这一句描绘了边关战士的坚韧不拔和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他们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毫不退缩,持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性格特征,即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韧和勇敢。

  • 官舍寂寥应抚剑

  • 官舍寂静:这里的“官舍”可能指的是官员的住所,或者指官场上的环境。

  • 抚剑自省:诗人通过“抚剑”,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职责的坚守。他意识到只有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