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一带碧嶙峋,薄暮登台注望频。
古洞深松归老鹤,金山瑶草待幽人。
泉奔巨壑常风雨,月傍高坛自鬼神。
丹侣有期应不负,三花树底醉长春。
【注释】
紫金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因山上紫云峰上有紫色山峰而得名。
有作:即“赋诗”,创作诗歌。
【赏析】
此诗是作者登高望远、游赏名山时所作。紫金山是南京的城郭屏障,风景秀丽,历代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和题咏。作者登上紫金山,面对壮丽的自然风光,感慨颇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写登台观景。紫金山上一片碧绿,景色宜人。诗人登上高处,俯瞰四周,只见隔河一带,山峦叠嶂,苍翠欲滴。薄暮时分,诗人登上山顶,伫立台上,频频注望着远方。这一联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
颔联写山林幽静。诗人在山中漫步,来到一处深谷,只见山谷中的古洞深深,松树郁郁葱葱,归巢的鹤鸟时而飞回。金山上的瑶草长势喜人,仿佛在等待着有识之士的到来。这一联写出了诗人欣赏自然之美的感受。
颈联写风风雨雨。诗人继续游览,来到了山中的一条大壑之中。这里经常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仿佛是在为大自然的壮美而欢呼。月光照映在高高的祭坛之上,仿佛是鬼神也在为这美好的景色而感到欣喜。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豪壮之感。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相聚。在这里,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畅饮美酒,共同度过了一个欢乐的时光。这里的“丹侣”指的是道士朋友,他们在一起饮酒、谈天、论道,享受着友情的愉悦。“三花树”是指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珍贵树种,其花朵呈金黄色,十分绚丽夺目。诗人在这里用“醉长春”来形容自己与朋友们一起欢度时光的喜悦之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紫金山的自然美景和自己在山水之间的游赏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与友共饮的情景,展现了友情的重要性和美好价值,使整首诗更具感染力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