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寒螀鸣不休,虚窗起坐忆南州。
山开薄雾来明月,天送长风作冷秋。
华发渐多惊老大,壮怀无奈叹沉浮。
美人一别江关渺,肯采芙蓉慰我愁。
夜坐感怀寄徐文山
独夜寒螀鸣不休,虚窗起坐忆南州。
山开薄雾来明月,天送长风作冷秋。
华发渐多惊老大,壮怀无奈叹沉浮。
美人一别江关渺,肯采芙蓉慰我愁。
注释:
- 夜坐感怀:夜晚坐在房间内感慨思考。
- 蝉:一种昆虫,常在夜间发出叫声。
- 窗:这里指窗户。
- 忆:思念、怀念。
- 南州:南方的某个地方,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或他曾经去过的地方。
- 山开薄雾:山峦被薄雾环绕的景象。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天送长风:天空中吹来的长风。
- 冷秋:寒冷的秋天。
- 华发渐多:形容人已经年老,头发变白了。
- 老:这里指年老。
- 壮怀无奈:壮志未酬的情怀,感到无奈。
- 江关:指长江边的关口。
- 芙蓉:荷花。古人认为荷花能解愁,因此常用来比喻女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朋友和人生经历的深深怀念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深夜独自坐着、听寒蝉叫、看着窗外景色等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第三句“山开薄雾来明月”则通过描绘山间薄雾散去,明月升起的情景,暗示着诗人心中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最终还是迎来了希望。
第四句“天送长风作冷秋”则表达了诗人对秋风的感悟。秋风常常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在这里它却成为了诗人前进的动力。这可能是因为诗人相信,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起伏跌宕,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
第五至六句“华发渐多惊老大,壮怀无奈叹沉浮”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头发变白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志和壮志未酬的情怀,感叹自己一生的沉浮不定。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两句“美人一别江关渺,肯采芙蓉慰我愁”则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美人”指的是自己的好友或者爱人,他们分别后各自为生活奔波,联系变得渺茫。诗人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的忧愁,就像荷花一样给予安慰。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自己孤独心境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心境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