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登攀海日明,下看蚁蛭隐孤城。
玉童不见云霞渺,丹侣相从杖屦轻。
汉石尘迷千古字,秦松风起半天声。
欲探灵异来迟暮,自觉人间负此生。

【注释】

岱:泰山。

蚁蛭(huī):小昆虫,爬行在泥土中。

玉童:神话传说中的神仙。

云霞:云和彩霞。

丹侣:指修炼成仙的人。

汉石尘迷千古字:汉朝的石头上满是尘土,上面刻着千年以前的字迹。

秦松:秦始皇时种植的松树,因秦朝而得名。

【译文】

登上泰山顶峰攀爬云雾缭绕的海日亭,俯瞰下方蚂蚁般大小的虫子隐藏在孤城的废墟上。

玉童看不见云雾中的彩霞缥渺,而修炼成仙的朋友却轻手杖轻脚地相随。

汉朝的石碑上布满了灰尘,上面刻满了千年以前的字迹,秦始皇时种植的古松在风中发出响声。

想要探寻其中的灵异之事却来得太晚太迟了,自觉人间辜负了自己的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游历泰山时的所作,诗人通过登泰山这一事件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无奈。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人生感悟。

首联“绝顶登攀海日明,下看蚁蛭隐孤城。”描绘了诗人站在泰山之巅俯瞰天下的景象。这里的“绝顶”,指的是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顶;“海日明”则形容阳光如同大海一样宽广明亮。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泰山比作大海,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同时,诗人还从下往上看,发现蚂蚁般的虫子隐藏在一座孤城中,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泰山周围的环境。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喻。

颔联“玉童不见云霞渺,丹侣相从杖屦轻。”则是诗人想象自己与修炼成仙的朋友一起行走在云端的情景。这里的“玉童”和“丹侣”都是道家修炼者的称呼,表示他们都是追求长生不老之道的人。诗人在此处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同时,他也在暗示自己的身世背景和人生经历,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颈联“汉石尘迷千古字,秦松风起半天声。”则是诗人对泰山的历史和文化的进一步探索。这里的“汉石”、“秦松”都指代泰山的历史文化元素,而“尘迷千古字”则表示这些历史痕迹虽然历经千年依然清晰可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尾联“欲探灵异来迟暮,自觉人间负此生。”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反思。这里的“灵异”和“人间”都是对人生境遇的比喻,表示他曾经试图追求那些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但最终发现自己还是无法逃脱人生的局限和束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一生的失望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珍贵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