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河流一缕微,凭虚俯见乱鸦飞。
云流槛外生寒色,霞落樽中驻晚晖。
共赋高秋能不倦,登楼后约恐长违。
仲宣老去随萍梗,湖海茫茫几梦归。
过杨子畏别业登楼同田深甫醉赋
遥望河流一缕微,凭虚俯见乱鸦飞。云流槛外生寒色,霞落樽中驻晚晖。共赋高秋能不倦,登楼后约恐长违。仲宣老去随萍梗,湖海茫茫几梦归。 注释:
- 遥望:远望。
- 河:指银河。
- 一缕:一条线,形容细弱。
- 凭虚:凭借虚空。
- 俯见:俯视看到。
- 乱鸦飞:乱飞的乌鸦。
- 云流:云流动。生寒色:使寒冷。
- 霞:晚霞。
- 尊中:酒杯中。
- 高秋:秋季。
- 不倦:不感到疲倦。
- 登楼后约:登楼后的约定。恐长违:恐怕永远不能实现。
- 仲宣:指庞统,字士元,襄阳人,曾任蜀汉的军师祭酒,因刘备去世而隐居。老去:年老,这里指去世。随萍梗:随风漂泊,比喻四处流浪。
- 湖海:指广阔的湖泊和海洋。茫无边际。
赏析:
《过杨子畏别业登楼同田深甫醉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属于古体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楼饮酒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遥望河流一缕微”描绘了诗人远望河水的景色,河水细如一线,仿佛随时会消失一样。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次句“凭虚俯见乱鸦飞”,诗人凭虚而立,俯瞰着乱飞的乌鸦,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比天空和大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
第三句“云流槛外生寒色,霞落樽中驻晚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楼上饮酒时看到的美景。云彩流动在栏杆外,带来了寒冷的气息;晚霞落在酒杯中,映照着夕阳的余晖。这句诗以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方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最后一联“共赋高秋能不倦,登楼后约恐长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他们一起吟咏诗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得不告别彼此,这种离别让人感到遗憾。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统,也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