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迢递起苍烟,凄断鸣鸿倚杖前。
南阻黄巾愁落日,东游皂帽感当年。
山城秋老行边树,河甸寒生战后天。
独有王孙多侠气,千金骏马猎荒田。

【诗句注释】

太行:指位于今山西省的太行山,古代常以“太行”来代称黄河以北的山区,此处泛指北方地区。

迢递:高远、漫长貌。苍烟:烟雾蒙蒙的样子,这里形容山势高耸,连绵不绝。

鸣鸿:比喻信使,此处泛指鸿雁。倚杖前:靠在路旁的拐杖上。

南阻:向南阻挡,即指黄巾起义(184年)。落日:太阳西落。

东游:向东旅行,即往山东一带。皂帽:黑色帽子,此处指皂衣道人(道教中一种装束),指道士。感当年:感慨当年的往事。

山城:山中的城市。秋老:秋天凋零,衰败。行边树:行走在边境的树木,指战乱时期荒凉的景色。河甸:河流附近的土地。战后:战争结束之后。天:天气。

王孙:贵族子孙的通称。多侠气:有很多侠客的气质。

独有:只有,特别有。千金骏马:价值千金的骏马。荒田:荒凉的土地。猎:打猎。

【翻译】

太行山高耸入云,烟雾缭绕。

悲凉的鸣鸿叫声,在夕阳下倚靠在我的拐杖前。

向南挡住了黄巾起义的残阳,心中不禁感叹落日的辉煌。

我向东去旅行,心中感慨着过去的岁月。

山中城市的秋叶已经变黄,路边的树木也显得萧瑟。

河水附近的田地被战争破坏,寒风凛冽。

只有贵族子孙才有侠士的气质,他们驾着价值千金的骏马在荒废的田野里狩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太行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头“太行迢递起苍烟”描绘了太行的雄壮景象,苍烟弥漫,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凄断鸣鸿倚杖前”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凄凉景象时的伤感之情。这里的“凄断”和“倚杖”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思念。

诗人又通过描绘南阻黄巾、东游皂帽等历史事件,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这些历史事件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因此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也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

诗人又通过描绘山城秋老、河甸寒生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王孙多侠气”和“千金骏马猎荒田”都是诗人对贵族子孙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侠客一样勇敢、坚强,能够在乱世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