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雁孤飞惊物候,词人相忆采兰苕。
梦回金马南云断,愁傍银台北斗遥。
秋色几看钟阜树,寒声还听大江潮。
风骚六代谁为主,潘陆冥冥不可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明确要求,然后分析诗句内容,最后进行总结评述。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对每一句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并附上赏析。
【答案】
译文:
旅雁南飞,引起人对物候变化的惊讶。词人思念朋友,便采兰苕而归。梦回南都,金马门的南天云断,银台阙的北斗星遥。秋色中几处钟阜之树,寒声中仍听大江潮汐。谁主风骚?潘岳、陆机,冥冥之中不可招。
注释:
卢司业:指卢照邻(630一680),字升之,号光禄大夫,润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唐代诗人。
转留都:在京城洛阳任官。通政:即通事舍人,掌管诏令文书的史官。
赏析:
首联“旅雁孤飞惊物候,词人相忆采兰苕”是全篇之警策。“旅雁孤飞”是说秋天已到,天气渐凉,而词人却远在他乡,不能及时添衣保暖,这自然会引起他的担忧;“惊物候”三字则道出了这种忧虑的原因:他担心秋风袭来,会冻伤自己。“词人”两句是说他思念朋友,于是便采撷了兰苕而归。兰苕,一种草名,这里代指妻子。
颔联“梦回金马南云断,愁傍银台北斗遥”是全篇之关键句。上句写梦中回到长安,只见南天的云彩已经断尽,下句写醒来后面对的是遥远的北斗星。“梦回”、“愁傍”四字渲染出词人的孤独与寂寞,也点出此时此地词人的心情。
颈联“秋色几看钟阜树,寒声还听大江潮”是全篇的精采之笔。钟阜山、大江都是南京的名胜之地,词人在这里用这两个地名来衬托自己的思友之情。钟山之秋色,江上之大潮都牵动着他的情思;“几”“还”二字又突出了他内心的激动。
尾联“风骚六代谁为主,潘陆冥冥不可招”是全篇之结穴。“谁主”二字承上启下,由前两联的抒情转为议论;“潘陆”则是对两位文人的借喻。潘岳、陆机都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们的文章才气横溢,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冥冥不可招”既指潘岳、陆机的才华无人可与之比,也是指自己的才学不如他们;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自谦之语:“我虽然也有才能,但比起潘岳、陆机来还是相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