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都形胜带衡漳,风土相依即故乡。
闲到白头真是拙,醉逢青眼不知狂。
城云无色日将暮,篱菊多花天有霜。
世故莫谈心自远,随君好去卧沙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全诗如下:
闲居张伊嗣见过
邺都形胜带衡漳,风土相依即故乡。
闲到白头真是拙,醉逢青眼不知狂。
城云无色日将暮,篱菊多花天有霜。
世故莫谈心自远,随君好去卧沙庄。
注释:
- 闲居张伊嗣见过:在闲暇的时候拜访了张伊嗣。
- 邺都形胜带衡漳:邺城(今河北临漳)地势优越,周围环绕着衡漳河。
- 风土相依即故乡:风土人情与自己相依相伴,就是自己的故乡。
- 闲到白头真是拙:闲得无聊到了老年,真是个笨拙的人。
- 醉逢青眼不知狂:喝醉酒时遇见了欣赏的人,竟然不知道这是一场狂欢。
- 城云无色日将暮:城市上空的云朵失去了颜色,太阳即将落下。
- 篱菊多花天有霜:篱笆旁的菊花盛开,天空布满了霜。
- 世故莫谈心自远:不要谈论世故,保持内心的宁静。
- 随君好去卧沙庄:跟随你一起去沙庄休息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邺城闲居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邺都形胜带衡漳”,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邺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展现了邺城的独特魅力。接下来,诗人以“风土相依即故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在第二联中,“闲到白头真是拙”和“醉逢青眼不知狂”分别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状态和心态。前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后者则体现了诗人在醉酒时忘却世俗、享受当下的洒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心境。
第三联中的“城云无色日将暮”和“篱菊多花天有霜”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和季节的变化。城云无色,暗示着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而篱边菊花盛开,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既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传达出了他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关注。
最后一句“世故莫谈心自远”,则是诗人对生活哲学的一种总结。他认为不必过多地谈论世故之事,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这里的“随君好去卧沙庄”既是对友人的欢迎,也是对自己归宿的期待,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如“闲居”、“醉逢”、“世故”、“心自远”等,也为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