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上参天,流云下拂地。
山亭人不来,老鹤自幽意。
【注释】
杂画:指画中的山水。
参天:高耸入云。
流云:流动的云彩。
拂地:掠过地面。
山亭:山间小亭子。
幽意:幽静的意趣。
【赏析】
《杂画》是一首咏物诗,写古木、流云与山亭,表现的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首联“古木上参天,流云下拂地。”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高高的古木直入云端,流云飘过它脚下。这里的“参天”和“流云”都是诗人用来比喻古树和云彩的词语。其中,“参天”形容古树高耸入云,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流云”则给人一种飘渺、轻盈的感觉,仿佛随时会随风而去,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这两个词语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颔联“山亭人不来,老鹤自幽意。”则转换了场景,从自然景色转入了人物描写。这里的“山亭”是指山上的小亭子,而“老鹤”则是诗人笔下的形象代表。诗人通过“人不来”这一细节,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时,“老鹤自幽意”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老鹤的状态:它独自生活在山中,享受着宁静的岁月。这一细节既展示了老鹰的形象,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之情。
尾联“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这里的“此情”指的是前面所描绘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它们的感情。“无计可消除”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情此景无法忘怀的心情。最后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变化:刚开始看到美景时,心情愉悦,眉宇间流露出喜悦之情;但当美景逐渐远去时,心中又不禁涌起一丝惆怅之意。这种由浅入深的情感变化,使得整首诗更具有了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