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登临望野田,铜鞮城上月初悬。
清光偏照农家妇,织得春衣办税钱。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以及诗句的翻译。“客子登临望野田”意思是:客人登上城头,眺望着田野。“铜鞮城上月初悬”意思是:登上沁州的城楼,看到初升的月亮挂在城头。“清光偏照农家妇”意思是:月光特别明亮,照亮了农妇们织布的身影。“织得春衣办税钱”意思是:农妇们趁着月光织出了春天的衣服,用来交纳赋税。这一句是说农妇们借着月光纺织来交赋税。
【赏析】
首联两句写诗人登上沁州城头,远眺田野和农舍,并点出时令为早春三月。“客子登临望野田”,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游他乡、远离故乡的人。“客子”即游子或旅人,“客”是古汉语中对“行旅之人”的称呼。登高望远,诗人触景生情,不禁感慨系之,于是写下这首五律。“铜鞮城上月初悬”,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由虚而实,将读者带入了眼前的景象。“铜鞮”是地名,位于今山西沁县西北,这里指代沁州。“城上”二字表明诗人所登的并非普通的高楼,而是沁州的城楼。月在诗中的作用是象征性的,它既暗示了时间——清晨,又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境界。
颔联两句写诗人登上沁州城楼后所看到的一幕景象:明亮的月光下,农家姑娘们正在忙着织布。“偏照”二字表明月光非常明亮,而且很亮,甚至有点过分。这里的“照”字用得很有分寸,因为诗人并没有直接写月光如何照射到农妇身上,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一景象的,所以读起来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清光”“农家妇”“织”、“春衣”、“办税钱”等词都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不仅使诗句更具有画面感,同时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思想更为明确。
【答案】
晚登沁州城有感
客子登临望野田,铜鞮城上月初悬。
清光偏照农家妇,织得春衣办税钱。
译文:
我登上沁州的城楼,看到初升的太阳在城头高高挂着。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农家女人们,她们正忙着织布,织出的布用来缴纳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