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东归尚黑头,石湖重理旧渔钩。
不知人对燕山月,笛里梅花独夜愁。
注释:张翰(1698年-1780年),字江阳,号梦白、石湖,安徽桐城人。清朝文学家。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翰是桐城派古文的开创者。
燕山:今北京市。
赏析:这首诗写友人归去后,作者在燕山月下独闻笛声,想起故人,不禁愁绪满怀。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情性,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张翰东归尚黑头,石湖重理旧渔钩。
不知人对燕山月,笛里梅花独夜愁。
注释:张翰(1698年-1780年),字江阳,号梦白、石湖,安徽桐城人。清朝文学家。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翰是桐城派古文的开创者。
燕山:今北京市。
赏析:这首诗写友人归去后,作者在燕山月下独闻笛声,想起故人,不禁愁绪满怀。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情性,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丽情曲 昔会春江曲,美人知我心。——在春天的江边,我们相会了,你(美人)知道我(诗人)的内心。 朝遗白玉佩,夕赠紫璚琴。——清晨,我把白玉佩送给了你;傍晚的时候,我把紫檀木琴送给了我心爱的人。 梦入楚天远,愁连湘水深。——我在梦中进入了遥远的楚国天空,我的愁思也像湘江的水一样深沉。 刺桐花又落,黄鹄断佳音。——刺桐花又凋谢了,我的爱侣的消息也断绝了。 译文: 在春天的江边相遇,你了解我的心事。
【注释】 黄花:指菊花。思不胜:不胜悲愁。 王粲:汉末诗人,曾流寓荆州,后入曹魏。李膺:东汉名士。 韩陵:山名,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北。 【赏析】 《暮秋即事》一诗,以“暮秋”为题,却写尽深秋景色和心情;又以“即事”为题,却写出了人生之慨,感慨良多。 首句“十见黄花发”,点明时间是晚秋季节。“黄花发”,即菊花开花,是深秋的标志。“孤樽”句,写诗人饮酒的情景。“孤樽”,指独饮的酒杯。诗人独自举杯饮酒
诗句输出:盈盈上阳女,愁思起中宵。 译文: 春天的宫殿里,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眼神充满了忧愁和思念。 注释: - 盈盈(yíng yíng):形容女子娇媚、美好的样子。 - 上阳:这里指皇宫中的一处庭院或宫殿。 - 愁思:忧愁和思念。 - 中宵:半夜时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美丽女子的夜晚情景,表达了她的忧愁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解析】 此诗首联点题,写听琴。次联“声落石崖迥”写弹琴声在山涧回荡,“兴当秋夜深”则是说此时此地弹琴正合秋意,为下文作铺垫。颔联写弹琴者。颈联写听琴者。尾联写听琴时所见之景。 【答案】 ①吾儿解幽事,露坐一弹琴。②声落石崖迥,兴当秋夜深。③潭龙乘月色,山鬼傍松阴。④飒飒天风起,清商满翠岑(译文:我的儿子了解隐退的情趣,他坐在山中,弹奏着琴弦。琴音飘散到石崖间,仿佛是那秋天之夜,万籁俱静
侠客行 家住渭桥边,追随侠少年。 斗鸡输宝剑,逐兔落金鞭。 日下长楸陌,霜高太白天。 新从霍骠骑,裘马独翩翩。 注释: - 侠客行:一种古代诗歌形式,通常用于抒发豪情壮志。 - 家住渭桥边,追随侠少年:描述诗人居住在渭桥附近的环境,并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侠士的愿望。 - 斗鸡输宝剑,逐兔落金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斗鸡、追逐兔子的场面,以及使用宝剑和金鞭作为武器的情景。 - 日下长楸陌,霜高太白天
【注释】 ①毛侍御:名仁甫,字侍御。 ②归别业:回到自己的住宅。 ③高枕:指安于闲散生活。 ④树杪:树枝的尖端。孤云度:指孤鹤飞过。 ⑤黄花:即菊花,这里指秋天的菊花。留晚计:留下晚秋之计,即准备过冬。 ⑥白鸟:白色的野鸭。识幽情:懂得隐居的情趣。 ⑦嵇(ji )中散:指东晋人嵇康,字叔夜,以高尚的气节著称。 ⑧疏慵:疏懒、慵懒。是养生:是养生之道。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之作
【译文】 秋野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洁白的霜花,树林里红叶稀少。秋云淡淡飘荡着,山中太阳晚霞映照。三河一带战火纷飞,一骑兵疾驰而来,报讯。中原多勇士,谁能解晋阳之围。 注释: 1. 地阔清霜满:广阔原野之上,霜花弥漫,一片洁白。 2. 林寒赤叶稀:秋天的树林里,红色的树叶已经变得稀少。 3. 野云秋澹澹:秋天的野云淡薄而低垂。 4. 山日晚辉辉:傍晚时分,夕阳洒在山上,形成美丽的光辉。 5.
【译文】 驻足淇门驿,傍晚驻马在夕阳之下,空寂的大厅内暑气蒸腾。暮色中烟霭笼罩着官署之树,寒雨中驿站孤灯独自闪烁。浊酒聊以解忧,悲歌抒发壮志;与老友相别,三径荒芜无人耕种。 【注释】 1. 宿淇门驿:在今山东濮阳西。 2. 暝烟:黄昏时升起的轻烟。暝,天黑。 3. 官树合:官府树木枝叶交合在一起。 4. 寒雨:秋雨。驿灯:指驿路上的灯光。 5. 浊酒:浑浊的酒。 6. 三径:三条小路。 赏析:
诗句释义: 幽期何惮远,秋色满山川。 译文: 多么期待的相约啊,不怕路途遥远。秋天的景色充满了山川。 诗词注释: 1. 幽期:指一个秘密而美好的约定。 2. 惮远:不怕路途遥远。 3. 秋色:指秋天的景色。 4. 山川:泛指山和河。 5. 正有:恰好有。 6. 东篱菊:指在东边的篱笆旁边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谢榛的作品《同宋子纯杜约夫晚渡漳河访李淑东》中的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要逐句对诗句进行品鉴,分析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等。“直上断岸悬”,意为:径直登上断崖绝壁之上。“崎岖一径缘”,意为:曲折险峻的小径延伸着。“白云秋满壑”,意为:秋天里,白云飘荡在深沟壑间。“红树老参天”,意为:枫树挺拔,苍老高耸。“神护轩皇鼎,灵通太乙泉”,两句是互文,意思是:神灵庇护着轩辕黄帝的铜鼎,灵气沟通了太乙真人的泉水
注释:击着船桨高歌,气概非凡,不为同辈所容。秋风席卷大地,江面上的云朵随风飘落。曾经在黄金台归隐的你,现在又回到了吴地。白鹤桥旁的旧日隐君,你的身影依稀可见。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送别友人归乡的诗。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王梦白归乡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注释】 1. 朝度海门生白波:早晨经过海门,海上涌起了白色波浪。 2. 天涯知已惜无多:在遥远的天边,已经懂得珍惜相聚的时光,但知道时间不多。 3. 清秋忽忆山中侣:秋天突然想起山中的伴侣。 4. 谁伴横塘采芰荷:是谁陪伴我一起采摘菱角和荷叶。 【赏析】 《送王梦白归吴次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律诗。这首诗通过对王梦白离别的场景描写以及内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注释】帝畿:京城。皋桥:即广福桥,在苏州城西,为古时送别的名胜。黄花酒:菊花酒。上客衣:指秋天的使者之衣。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点明归期;第二句送人,寄语依依;第三句想象离别后的情景;结句以秋霜作比,劝慰友人。此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注释: 1. 闻道美人荆楚行:听说美人正在荆楚之地行走。 2. 片帆风色度江城:只有一片小帆,随着江上的风景,缓缓地渡过了长江的城池。 3. 夕阳欲下复何处:太阳快要下山了,我该往哪里去呢? 4. 九十九洲芳杜情:九十九州中充满了芬芳的杜若(一种香草)之情。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美人”代指朋友或友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和祝愿,也表现了他对友人深深的友情。
注释:襄阳小泊访山公,樽酒心期异代同。 江上楚声听不尽,铜鞮争唱月明中。 襄阳,即汉水之南,在今湖北襄阳一带;山公,指山简,东汉末年名士。 樽酒心期异代同。樽酒,借指美酒;心期,心意相投;异代同,不同时代却心心相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山简虽身处不同时代,但心意相通,相互欣赏对方的情感。 江上楚声听不尽,铜鞮争唱月明中。 江上,指长江之上;楚声,指楚地的歌谣;听不尽,形容歌声悠扬不绝,让人陶醉其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郢都南去渺烟涛:郢都,指古荆州(今湖北江陵)。南去渺烟涛,形容水路遥远而浩渺,仿佛连烟雾都在波涛中消散。 2. 遥忆风流何水曹:遥忆,思念远方的人或事。水曹,古代对掌管水利的官员的尊称。这里的“水曹”指的是水部尚书皇甫涒,即送别的友人。 3. 日暮乱山秋色里:日暮,太阳落山之时。乱山秋色里,形容夕阳下乱石峥嵘的山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