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遗踪在吹台,好风华月为谁来。
骚人意会千年上,半醉掀髯坐石苔。

【注释】

吹台:古代地名,今河南滑县西南。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三老:周代的官名,为乡大夫之长,掌管教化。遗踪:遗留下来的痕迹。好风华月:指美好的时光和月光。千年上:指千年以后。半醉掀髯坐石苔:指酒喝得半醉,胡须翘起,坐在石头上。

【赏析】

《大梁杂兴》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三老遗踪,后两句写骚人意会,最后一句写诗人自己半醉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豪爽不羁的个性。

首联“三老遗踪在吹台,好风华月为谁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年三老的踪迹尚存于吹台之上,那美好的时光和月光又该为谁而来呢?三老,指春秋时期的三位著名贤人:孔子、老子、孟子。这三位贤人都是博学多识的学者,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吹台,即吹台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三老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于美好时光和月光的向往之情。

颔联“骚人意会千年上,半醉掀髯坐石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曾经意会千年的骚人,如今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饮酒作乐,胡须翘起,坐在石头上。骚人,指屈原、宋玉等中国古代著名的文人骚客。他们的文章优美,思想深刻,被后人称为“骚体”。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个性。

尾联“半醉掀髯坐石苔”,这一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在这里以自己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他半醉半醒地坐在石头上,胡须翘起,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对话。这一幅画面,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三老遗踪、骚人意会以及诗人自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悟。同时,诗人以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