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凉飔起,西山瑞霭浓。
玉珂天汉路,金阙午时钟。
剑佩炉香近,旌旗日影重。
宫墙落杨柳,水槛出芙蓉。
万舞趋丹凤,千官识衮龙。
遥传北伐诏,光耀紫泥封。

【诗句注释】

庚戌: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八月二十二日:即公元730年9月18日。

上苑:皇家园林名,位于今北京西城区。

凉飔(shī):凉爽的风。

瑞霭:祥云。

玉珂:玉制的马络头。

天汉:天河。

金阙:宫阙,指皇帝所居之处。

午钟:古代寺庙在中午击鼓以报时,称为“撞午钟”。

剑佩炉香:指帝王的仪仗和侍卫。

旌旗:旗子。

宫墙:皇宫的围墙。

杨柳:柳条,这里借指春天。

水槛:水边的栏杆。

芙蓉:荷花。

万舞:舞蹈的一种,指大规模的舞蹈表演。

丹凤: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皇帝。

衮龙:皇帝的衣服,衮为古代天子礼服。

紫泥封:皇帝诏书上的封印,用紫色泥土包裹,以示神圣。

【译文】

庚戌八月二十二日恭闻奉天殿视朝

清凉的秋风刮起,西山浓雾弥漫。

御马踏过天河,金阙午时鸣钟。

侍卫近前侍立,旗帜映照日影。

宫墙外垂杨柳,水边亭子出芙蓉。

万舞者翩翩起舞,千官都知晓皇上。

远处传来北伐诏命,紫泥封印显皇恩。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庚戌八月二十二日奉旨到奉天殿参加朝会时所作,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一些情况。

首联描写奉天殿内景。“上苑凉飔起”写天气凉爽,微风拂面,吹动御苑之树;“西山瑞霭浓”,写山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给人以宁静之感。

颔联描绘了宫殿内的景象。“玉珂天汉路”写帝王的仪仗队由天而降,玉珂叮当作响;“金阙午时钟”写时间已接近午间,钟声敲响,提醒人们注意时间。这两句话既写出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和威严,又表现出宫中的庄严肃穆气氛。

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宫中的热闹场面。“剑佩炉香近”写侍卫们手持宝剑、佩戴香囊,近在咫尺;“旌旗日影重”写旗帜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鲜艳夺目。这两句描绘了宫廷中的侍卫们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形象。

尾联则转向了对朝廷政治的关注。“宫墙落杨柳”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水槛出芙蓉”则描绘了芙蓉花在水中盛开的美丽景象。这两个句子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又暗示了朝廷的政治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全诗通过对奉天殿内景和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宫廷的繁华和庄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