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尽边庭铁骑回,孤城秉烛旅颜开。
乱离已过三关静,生死相违几处哀。
渐觉寒威今夜减,可怜春色异乡来。
老年结伴青藜杖,圣代逃名浊酒杯。
淮浦南通吴客棹,漳河东绕魏王台。
身缘留滞常同感,书寄平安各自裁。
忆昔京华更愁思,笛声吹落汉宫梅。
【注释】
- 岁尽边庭铁骑回:指在除夕之际,边疆的将士们纷纷回到京城。
- 孤城秉烛旅颜开:形容守岁的人们在除夕之夜点灯欢聚,心情愉悦。
- 乱离已过三关静:指经过战乱之后,国家已经恢复了和平,边境地区也变得平静。
- 生死相违几处哀:指生死离别的痛苦无处不在,让人感到哀伤。
- 渐觉寒威今夜减:形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冷的感觉逐渐减轻。
- 可怜春色异乡来:形容在外地的人看到春天的景色时会感到遗憾和无奈。
- 老年结伴青藜杖:形容老年人相互陪伴着走在青翠的山路上。
- 圣代逃名浊酒杯:形容在太平盛世中,人们追求名利的欲望减弱,转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 淮浦南通吴客棹:描绘了淮浦地区的江面,船只往来穿梭的景象。
- 漳河东绕魏王台:描述了漳河的东岸环绕着魏王的行宫,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
- 身缘留滞常同感:表达了诗人因命运多舛而常常感到悲伤的情绪。
- 书寄平安各自裁:表示通过书信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并希望对方平安无事。
- 忆昔京华更愁思:回忆过去京城的生活,更加感到忧愁和思念。
- 笛声吹落汉宫梅:描述了笛声悠扬,梅花凋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守岁为题,描绘了除夕之夜人们欢聚的场景以及战后国家恢复和平后的宁静。诗人通过对比战乱时期的孤独与战后的平静,表达了对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喜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生死离别、年老体衰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景的怀念。整体上,诗歌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