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淮西四海一,中丞秉钺才无匹。
洛下文名更武功,白昼霜威动萧瑟。
不闻村落啸群鸱,始信客行日自吉。
忆昔岛夷争陆梁,野塘岸坼鲸波溢。
采桑女儿变容颜,杀气乘春逼蚕室。
江甸云屯骠骑营,犒士黄金散千镒。
能用将才元老心,丙魏不言汉良弼。
渔樵生计任歌谣,耕织人家敞蓬荜。
鼋鼍闭窟净浮天,蛟蜃缩涛平荡日。
篙师舵叟宁复喧,水怪山精讵敢出。
十年两台今最劳,草疏先朝肃簪笔。
事关转饷忧非轻,早起披衣独盥栉。
神明暗护永安流,御敌练兵仓廪实。
海门直北停万艘,吴舸楚帆鳞次密。
秣陵城上望燕京,长空无涯孤鸟失。
心悬丹扆侍鹓班,漳南苦吟正力疾。
坐披史传夜深灯,不见古人贵胶漆。
【注释】
龙飞:皇帝即位。中丞:官名,御史中丞的简称。秉钺:执掌军权,指董中丞。洛文:洛阳文学。武功:武功郡,指董中丞的家乡。白昼霜威:白昼的杀气。萧瑟:萧条,凄凉。始信:才真正相信。客行:远道旅行。日自吉:太阳从东方升起。岛夷:指东南海岛一带,也泛指南方地区。争陆梁:争夺陆地。野塘:荒废的池塘。岸坼:堤岸破裂。鲸波溢:大波浪涌出,形容江海汹涌澎湃。采桑女儿:采桑养蚕的女子。变容颜:改变容颜容貌,指女子因战争而憔悴。杀气乘春逼蚕室:春天的杀气威胁着蚕室。蚕室:蚕簇,这里借指战乱之地。江甸:江河之滨。云屯:聚集,指军队云集。骠骑营:骠骑将军的兵营。犒士:慰劳士卒。黄金: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丙魏:即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字孟德)。言汉良弼:像汉朝的良弼一样,是汉代杰出的贤臣。渔樵生计任歌谣:渔夫和樵夫靠打渔砍柴谋生,他们唱的歌谣流传于世。耕织人家敞蓬荜:耕种纺织的家庭,简陋的房屋里摆满了粮食和布匹。鼋鼍闭窟:水生动物乌龟和鼍龟的洞穴被关闭了。净浮天:清澈地浮在天空。蛟蜃缩涛平荡日:巨大的蛟龙和海市蜃楼消失了,平静的水面恢复了往日的景象。篙师舵叟:撑船的老翁。宁复喧:不再喧闹。水怪山精讵敢出:水里的妖怪和山林中的精怪再也不敢出来捣乱了。十年两台今最劳:经历了十年的辛苦治理国家。最劳:最劳累。草疏:向朝廷呈递奏章。肃簪笔:整理帽子准备上朝,指勤于政事。神明暗护永安流:有神明暗中保护着长江和淮河的安全流动。御敌练兵仓廪实:抵御敌人并训练士兵,仓库储备充足。海门直北停万艘:大海门户直北边停泊着无数船只。吴舸楚帆鳞次密:吴国的战船和楚国的帆船排列得十分密集。秣陵城上望燕京:在秣陵城的城头上看着遥远的北方燕京。长空无涯孤鸟失:无边的蓝天上,一只孤独的鸟儿失去了踪影。心悬丹扆侍鹓班:心中牵挂着皇帝,就像跟随鹓鸾(鹓和鶸两种神禽)一样侍奉在天子左右。漳南苦吟正力疾:漳南地区正在努力吟诵诗篇,他因病体虚弱不能成行。坐披史传夜深灯:坐着翻阅史书,到了深夜灯火通明。不见古人贵胶漆:没有见到历史上那些重视兄弟情义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作者通过描绘江淮地区的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人即将赴任南都的感怀,以及对他的前途寄以深厚的祝愿。全诗写景抒情,语言流畅,意境雄浑。
“龙飞淮西四海一,中丞秉钺才无匹。”起首二句点题,说江淮一带已经统一,董中丞执掌重权,其才能无人可比。“中丞”为御史中丞之省称,掌纠察弹劾;“秉钺”则表示执掌军权,掌管一方的重权要职。这两句既是赞美,也是暗示友人赴任后将施展才华,为国建功立业。“洛文更武功,白昼霜威动萧瑟。”“洛文”指洛阳的文化、学术,“武功”指武功郡,即董中丞的家乡,这里借以代指董中丞的家乡及其人才辈出的局面。“白昼霜威动萧瑟”,用寒霜入夜、草木凋零来比喻董中丞的威名震慑四方,使敌人闻风丧胆。
“不闻村落啸群鸱,始信客行日自吉。”“村”通“莼”,指莼菜羹,这里用来象征和平安宁的生活。“群鸱”即鸱鸮,一种猛禽。这句意为:在这和平安定的时代,连凶猛的鸱鸮也不再鸣叫了,可见战事已经平息,百姓安居乐业。“始信客行日自吉”,这才相信远方来的旅客每天都能平安回家,因为战乱已经结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开始新生活的祝福和期待。
“忆昔岛夷争陆梁,野塘岸坼鲸波溢。”“岛夷”指东南海岛一带,也泛指南方地区。“陆梁”指陆地,这里指岛屿之间发生冲突。“野塘岸坼”指江海涨潮时,江海之间的堤岸破裂。“鲸波溢”用鲸鱼跃出水面来比喻海水涨潮时的壮观景象。这些意象都与战乱时期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动荡岁月的回忆和对和平年代的向往。
“采桑女儿变容颜,杀气乘春逼蚕室。”“蚕室”是古代养蚕的地方,这里指战乱之地。“采桑女儿”即养蚕的女子,她们因为战争而改变了容颜,面容憔悴。“杀气乘春逼蚕室”意味着战火逼近了养蚕的地方,春天的气息也被死亡的气息所笼罩。这里的“杀气”既指战争带来的血腥气息,也暗含着战争的威胁和残酷。
“江甸云屯骠骑营,犒士黄金散千镒。”“江甸”指江河之滨,这里指江淮地区。“骠骑营”指骠骑将军的兵营,骠骑将军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将领霍去病的封号,这里借指董中丞的部下。“犒士”意为慰劳士兵,“黄金散千镒”指用大量黄金来慰劳士兵。这里的“犒士”既体现了董中丞对部下的关怀,也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重任。
“能用将才元老心,丙魏不言汉良弼。”“丙魏”指曹操,他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元老身份相对应。“汉良弼”是指汉代的贤臣良将,与元老身份相对应。这句话是对董中丞即将担任的新职务——担任大将军、总理国家大事——的赞誉,认为他能像曹操那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这也是对董中丞个人能力的肯定,认为他具备担当如此重任的能力。“渔樵生计任歌谣,耕织人家敞蓬荜。”这句诗描写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渔樵生计任歌谣”指的是渔夫和樵夫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的歌声流传于世。“耕织人家敞蓬荜”指的是农家生活简朴而又充实,他们的房屋虽然简陋却充满了温馨和欢乐。这里的“渔樵”与前文的“采桑女儿”形成对比,前者代表着辛勤劳动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后者则代表着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变化。
尾联两句“鼋鼍闭窟净浮天,蛟蜃缩涛平荡日”则是对整个江淮地区景象的描绘。“鼋鼍”即鼋和鼍,都是生活在水边的生物,这里借指水族生物的洞穴被关闭,象征着战争结束后水域恢复宁静。“蛟蜃缩涛平荡日”则是说巨大的蛟龙和海市蜃楼消失了,平静的水面恢复了往日的景象。这里的“鼋鼍”、“蛟蜃”、“浪涛”都是自然界的景象,它们在战争中被破坏或消失,而在和平时期重新恢复原样。这既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环境的向往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战乱结束后大自然恢复生机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对江淮地区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现诗人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贺之情以及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诗人运用了大量典故和比喻手法,如“龙飞淮西四海一”、“杀气乘春逼蚕室”、“沧海月明珠有泪”等,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仗和排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总之,《赠董中丞》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佳作,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