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青山僻,无因出国门。
只缘供俎豆,暂得奉陵园。
遐眺堪留赏,斋居亦避喧。
归来翻意败,俗物苦相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和艺术手法;最后根据分步的解题思路进行具体问题分析。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属于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也考查考生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立足诗句内容,结合重点字词的含义,从情感、意境、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中,第一句的意思是:我到上陵去,看到许多青山,但因没有机会出国门。第二句的意思是:只因为是供祭祀用的豆和谷物,才暂时得以拜谒陵园。第三句的意思是:在远处眺望,令人心旷神怡,足以留连赏玩;斋居之中也免得喧闹嘈杂,可以避世静居。第四句的意思是:返回来反而觉得世俗之物让人感到厌烦。
【答案】
示例一
上陵还
颇有青山僻
无因出国门
(注释:偏僻)
只缘供俎豆
暂得奉陵园
(注释:祭祀)
遐眺堪留赏
斋居亦避喧
(注释:斋居,指隐居。)
归来翻意败
俗物苦相烦(注释:世俗之物)
译文:
我到上陵去,看到许多青山,但因没有机会出国门。只因为是供祭祀用的豆和谷物,才暂时得以拜谒陵园。在远处眺望,令人心旷神怡,足以留连赏玩;斋居之中也免得喧闹嘈杂,可以避世静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首二句写自己远离喧嚣,到上陵去欣赏山水之美,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三、四两句写自己之所以能享受这难得的清福,是因为有祭祀之用。五、六两句写自己虽然隐居山中,但仍心系世俗,不免有所烦忧。最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归隐之后心情的变化。
示例二
上陵还
颇有青山僻
无因出国门
(注释:僻:冷僻、荒凉)
只缘供俎豆
暂得奉陵园
(注释:俎豆:古代祭礼时盛放黍稷等食物的器具)
遐眺堪留赏
斋居亦避喧(注释:斋居,指隐居。)
归来翻意败
俗物苦相烦(注释:俗物:指世俗之物。)
译文:
我到上陵去,看到许多青山,但因没有机会出国门。因为只是供奉祭品的豆和谷物,才得以拜谒陵园。在远处眺望,足以留连赏玩;斋居之中也免得喧闹嘈杂,可以避世静居。回来后却觉得世俗之物让人感到厌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向往。首二句写自己远离喧嚣,到上陵去欣赏山水之美,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三、四两句写自己之所以能享受这难得的清福,是因为有祭祀之用。五、六两句写自己虽然隐居山中,但仍心系世俗,不免有所烦忧。最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归隐之后心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