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输百万尽朝宗,天下军储本自供。
岂有呼庚闻虎旅,尚能擐甲卧狼烽。
封椿未散金银气,鸣镝徒骄豺虎踪。
圣主未忘桑土计,安危须仗大司农。

这首诗的原文是:“漕输百万尽朝宗,天下军储本自供。岂有呼庚闻虎旅,尚能擐甲卧狼烽。封椿未散金银气,鸣镝徒骄豺虎踪。圣主未忘桑土计,安危须仗大司农。”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漕输百万尽朝宗,天下军储本自供。” —— 漕运(水路运输)输送了一百万人,所有的东西都聚集到了朝廷。这表明全国各地的物资都源源不断地送到朝廷,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2. “岂有呼庚闻虎旅,尚能擐甲卧狼烽。” —— 难道会有人发出“庚”的声音来听到老虎的吼声吗?这表示在军队中,士兵们仍然穿着铠甲,警惕着可能的威胁。这里的“擐甲”指的是穿上盔甲,而“卧狼烽”则是指警惕地观察着可能的入侵。

  3. “封椿未散金银气,鸣镝徒骄豺虎踪。” —— 虽然黄金白银的气息已经消散,但是那些拥有这些财富的人却依然骄傲自满。这里指的是虽然国家富强了,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谦逊或者满足,反而更加自负和贪婪。

  4. “圣主未忘桑土计,安危须仗大司农。” —— 圣明的君主没有忘记当初为了国家的安定而制定的计划,他需要依靠像大司农这样的官员来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这里的“桑土计”是指当初为了国家安定而制定的策略,而“大司农”则是古代负责农业的官员,代表着国家的支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繁荣的景象,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可能因为财富而变得骄傲自满的问题。诗人通过对不同人群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担忧,并强调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需要依赖像大司农这样的官员来实现。整首诗既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