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忆鸳行侍帝除,英英襟韵更谁如。
暂将春雨濡炎地,可奈秋风引使车。
五岭棠阴攀卧后,十年兰佩梦魂馀。
赐环伫有金门召,已见文星近碧虚。
梅长公迁山东督学枉诗为别奉答一章
曾忆鸳行侍帝除,英英襟韵更谁如。
暂将春雨濡炎地,可奈秋风引使车。
五岭棠阴攀卧后,十年兰佩梦魂馀。
赐环伫有金门召,已见文星近碧虚。
【注释】
①鸳(yuān)行:原指夫妻同行,这里指梅长公与妻子同去济南。
②英英襟韵:指人的才华和气质。
③沾:湿的意思。
④炙(zhì):热烤。
⑤使车:使者的车驾,指皇帝所坐的銮舆。
⑥五岭:即广东、广西的五岭山,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⑦棠阴:棠梨树之阴。
⑧兰佩:佩带兰草的人,比喻贤人。
⑨赐环:指得到官位或官职的回赠。
⑩文星:指科举考试中举者,此处指梅长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梅长公迁任山东督学的离别之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曾忆鸳行侍帝除”,回忆了当年梅长公与妻子一同侍奉皇帝的情景,描绘出一幅温馨而庄重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颔联“暂将春雨濡炎地,可奈秋风引使车”则转向现实,描述了梅长公暂时离开京城,去往山东督学的情况。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春雨”、“秋风”等自然意象,寓意着人生的起落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无奈情绪。
颈联“五岭棠阴攀卧后,十年兰佩梦魂余”进一步描绘了梅长公在山东督学期间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五岭棠阴”指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色,暗喻了梅长公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而“兰佩”则是指贤人的品德,意味着梅长公虽身处异地,但依旧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志向。
尾联“赐环伫有金门召,已见文星近碧虚”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和祝福。这里以“赐环”代指得到官职的回赠,表达了诗人希望好友能够再次获得朝廷重用的愿望;而“文星近碧虚”则意味着贤人即将在官场上取得辉煌的成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梅长公离别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具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