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噩渚挹芳尘,频捧鱼椷自海滨。
制锦化应移卉服,还珠恩已到鲛人。
花明讼案凫还集,吏散琴堂鹤转亲。
早晚治行徵第一,玺书伫看紫泥新。
【诗句注释】
“曾从噩渚挹芳尘,频捧鱼椷自海滨”,这两句诗是写诗人在海上的所见所感。噩渚是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这里指代诗人自己。“挹芳尘”意为舀取海上的香尘。“频捧鱼椷”意为频频地捧起海鱼。
“制锦化应移卉服,还珠恩已到鲛人”这两句诗是说,因为制锦的工艺已经转移到了植物服饰上,所以人们不再穿动物皮毛的衣服;而还珠的恩惠也已经到了鲛人(即海洋生物,如鲨鱼、鲸鱼等)身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制锦工艺和海洋生态保护的赞赏。
“花明讼案凫还集,吏散琴堂鹤转亲”这两句诗是说,当春天来临时,花朵明亮得像是在审理案件一样聚集在一起;而那些官吏们则散去,只有鹤在空中盘旋。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早晚治行徵第一,玺书伫看紫泥新”这两句诗是说,只要治理好国家,就可以得到最高的荣誉。而皇帝的诏书很快就会到来,那时我们就可以看到由紫色丝绸制成的诏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成就的期待。
【译文】
曾从噩渚挹芳尘,频捧鱼椷自海滨。
制锦化应移卉服,还珠恩已到鲛人。
花明讼案凫还集,吏散琴堂鹤转亲。
早晚治行徵第一,玺书伫看紫泥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海丰县令君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海丰县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首联“曾从噩渚挹芳尘,频捧鱼椷自海滨”,以诗意化的手法描写了诗人在海上的所见所感。噩渚是一个美丽的小岛,这里象征着诗人自己的理想境界。“挹芳尘”意为舀取海上的香尘,形容景色美丽迷人。“频捧鱼椷”意为频频地捧起海鱼,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海洋的美丽与富饶。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海上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制锦化应移卉服,还珠恩已到鲛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制锦工艺和海洋生态保护的赞赏。制锦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手工业技术,它不仅能够创造出精美的工艺品,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海洋生态保护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又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
颈联“花明讼案凫还集,吏散琴堂鹤转亲”,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而那些官吏们却纷纷离去,只剩下鸟儿在空中自由翱翔。这种对比鲜明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和谐。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的渴望。
尾联“早晚治行徵第一,玺书伫看紫泥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个人成就的期待。治理好国家是国家的根本任务,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而个人的成就则是一种荣誉和肯定,也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成就的期待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又表达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于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