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彩笔太峥嵘,万井弦歌播颂声。
不见应刘夸吏迹,可曾卓鲁擅诗名。
蛟龙溪畔行春地,甲子门前吊古情。
防海不须烦尺组,五言君自有长城。

【注释】

赠海丰何令君:赠送给海丰县(今广东海丰)的何令君。凌云彩笔太峥嵘,万井弦歌播颂声:何令君有高超的文采,他的诗作如云霞般绚丽,传诵于各地。

不见应刘夸吏迹,可曾卓鲁擅诗名:何令君没有像东汉末年应玚、刘桢那样夸耀官吏的政绩,也没有像汉代扬雄、班固那样擅长写作诗歌和文章而闻名。

蛟龙溪畔行春地,甲子门前吊古情:何令君像蛟龙一样在溪边游弋,他在甲子门前凭吊古代的遗迹。

防海不须烦尺组,五言君自有长城:不必用尺组来防御海浪,你的五言诗就能成为保卫国家的屏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海丰县令何令君写的赠诗。何令君是岭南人,与李白同乡。海丰县,今属广东省,地处岭南,山环水绕,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素有“南国胜地”之称。何令君在任期间,颇有政绩,受到当地百姓拥戴。李白写此诗时,正因得罪权贵而被流放夜郎。得知何令君的事迹后,他不禁想起昔日与这位令君共事时的往事,于是写下这首赠诗。

首联先从何令君的诗作写起,说他的诗才如同云霞般绚烂,其文采飞扬,传诵四方。颔联转入议论,指出何令君虽然也擅长作诗写文章,但并未因此而显赫一时,更未以夸赞官吏的功绩而闻名。颈联又回到对何令君的描写,说他像一条蛟龙在溪水边畅游,又像是在甲子门前凭吊古人的遗迹。尾联则直接点明主题,说何令君并不需要借助尺组这种防海武器来防御波涛汹涌的海浪,因为他的诗作已经足够了。

这首诗既赞美了何令君的才华,又表达了对他不幸遭贬的同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节奏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当时的心情。他被朝廷流放夜郎,远离了京城长安的生活,心中不免感到惆怅和孤独。因此,当他得知何令君的事迹时,便不禁想起过去与令君共事的日子,感慨万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