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跻杖策抗危岑,缥缈仙源未可寻。
刹自萧梁传异迹,门馀山水足清音。
瀑飞绝涧凌丹嶂,崖倚层霄俯碧浔。
试引定泉聊一酌,风波曾否定禅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述了飞来寺的景色和氛围。下面是各句的注释:

飞来寺
攀跻杖策抗危岑,缥缈仙源未可寻。
刹自萧梁传异迹,门馀山水足清音。
瀑飞绝涧凌丹嶂,崖倚层霄俯碧浔。
试引定泉聊一酌,风波曾否定禅心。

译文:
攀登上山,杖策抗危岭,缥缈的仙源难以寻找。
寺庙从萧梁时期就传来了奇异的历史,门前的山水足以发出清雅的声音。
瀑布飞泻在绝涧之上,悬崖倚靠着层峦叠嶂,俯瞰碧水潺潺。
试着引导定泉小酌一杯,面对波澜起伏却无法动摇禅心。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对飞来寺的描绘,通过对飞来寺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诗的前两句“攀跻杖策抗危岑,缥缈仙源未可寻”描绘了作者攀登山峰的过程。攀跻象征着向上的精神,杖策则代表着行动的工具。这里强调了山峰的险峻和难以攀登。缥缈仙源则暗示了山上有某种神奇的地方,但具体在哪里并未明确说明。这两句展现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为后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刹自萧梁传异迹,门馀山水足清音”则转向了寺庙的建筑和周边的自然景观。这句话中的“萧梁”指的是南朝梁代,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而“异迹”则暗示着这座寺庙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或者历史背景。门前的山水则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宁静,足以产生出清雅的声音。这里的“异迹”和“清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寺庙的独特之处。

接着的四句分别描述了寺庙周围的瀑布、悬崖和碧水。瀑布飞泻在绝涧之上,悬崖依傍着层层峦嶂,俯视着碧水潺潺。这些自然景观都与寺庙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后两句“试引定泉聊一酌,风波曾否定禅心”则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他试图引导定泉小酌一杯,以平息心中的波澜。但尽管面临风浪,他的禅心却并未被动摇。这两句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也展示了他内心的坚定和平静。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飞来寺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心境变化。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