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栽松柏渐成围,鸟韵溪声咽落晖。
窀穸已扃朝复夕,音容如在是耶非。
乞身此日书曾上,誓墓当年愿已违。
暂去情知非久别,闲云宿草转依依。

【注释】

辞先墓:告别先人墓地。

松柏:指坟上的松柏。

鸟韵溪声咽落晖(yè):鸟儿的鸣叫声,溪水的流淌声,都在夕阳西下时变得低沉、呜咽。

窀穸(zhūn xī)已扃(jiōng)朝复夕:埋葬的地方已经封门,早晚都关闭着。

音容如在是耶非:你的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可是却再也见不到了。

乞身:辞去官职。

书曾上:信函已寄出。

誓墓:誓言要葬好死者。

闲云宿草:指坟墓上空飘浮的白云和野草。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赏析】

《辞先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白居易在长安任左拾遗期间,因与元稹政见不合而请求外放,到江州担任司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先父的追忆和思念之情。

首联“手栽松柏渐成围,鸟韵溪声咽落晖。”以写自己亲手栽种松柏来表达对先父的怀念。诗人将先父的墓地描绘得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第二联“窀穸已扃朝复夕,音容如在是耶非。”则抒发了诗人对先父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先父在天有灵,他的音容依然存在,可是再也无法见到他了。

第三联“乞身此日书曾上,誓墓当年愿已违。”表达了诗人对先父的承诺未能实现而深感遗憾的心情。诗人在辞职之前,曾经向先父发誓要葬好他的墓地,然而现在愿望已经无法实现了。

尾联“暂去情知非久别,闲云宿草转依依。”则是诗人对自己暂时离开家乡而感到依依不舍的心情。尽管只是暂时离开,但仍然像久别重逢一样令人难以割舍。

全诗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先父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对先父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