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躔此地应文昌,幸借公馀绮席张。
秋月镜中澄桂彩,春风座上趁槐黄。
樽临清沼醪逾绿,吟对莲花句亦香。
石丈嶙峋群侍侧,也随弟子欲升堂。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莲池中的九曜石为题。作者在中秋后一夕与同人饮酒赏菊,观赏石上花纹,并赋诗。
第一句“星躔(chuán)此地应文昌”,意思是天上的北斗七星在此处排列成北斗的形状,这里暗指文昌帝君。
第二句“幸借公馀绮席张”,意思是有幸在闲暇之余,摆开了丰盛的筵席。
第三句“秋月镜中澄桂彩”,意思是秋天的月色像明净的镜子一样,映照着桂花的颜色。
第四句“春风座上趁槐黄”,意思是春风拂过座上的槐树,使黄色的槐花飘落下来。
第五句“樽临清沼醪逾绿”,意思是酒杯靠近清澈的池水边时,酒的颜色已经变得绿了。
第六句“吟对莲花句亦香”,意思是吟诵着莲花的诗句,也闻到了香味,这里的“香”是比喻,暗指诗人的诗才。
最后一句“石丈嶙峋群侍侧”,意思是石碑上刻满了文字,石头很峻峭,众位侍立在旁边,这里暗指众人对诗人的尊敬。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中秋后一夕和同僚们赏菊饮酒作诗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同僚们的尊敬之情。
首联点出赏菊的时间和地点:赏菊时间是中秋之后、寒露之前,地点是在署中(官府)的莲池旁。
颔联写景:“秋月镜中澄桂彩,春风座上趁槐黄。”秋月如镜,照见桂花的颜色;春风拂面,使人想起槐花的香气。
颈联说:“樽临清沼醪逾绿,吟对莲花句亦香。”“樽”即盛酒的容器,“清沼”指池水。“醪”本指甜酒,这里指酒。
末联表意:“石丈嶙峋群侍侧,也随弟子欲升堂。”石碑上刻满了文字,石头很峻峭,众位侍立在旁边,这里暗示众人对诗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