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舅氏去何之,吾道将南庾岭陲。
傲骨宁堪羁五斗,且辞簿领为人师。
一领青毡消不得,清斋苜蓿自支颐。
郑虔轗轲聊复尔,塞翁倚伏谁能知。
广文先生官太薄,庾岭梅花亦不恶。
闲来问字吏兼儒,倦去闭门人伴鹤。
匣有青萍案有书,门外青山俨如削。
朝来爽气助清吟,何似折腰绶若若。

【注释】:

  1. 舅氏:指岳父。何之:到什么地方去?
  2. 庾岭:在今江西修水一带,是南北朝时的南岭,也是庾信的故乡。
  3. 傲骨:指有骨气。宁堪:怎么能够。羁五斗:受官俸。
  4. 簿领:官府的文书和簿册。为人师:当老师。
  5. 一领青毡:指一顶黑帽子。消不得:承受不了。
  6. 轗轲:困厄。聊复尔:暂且如此吧。
  7. 郑虔:唐朝著名书法家。轗轲:困苦。
  8. 广文先生:唐玄宗时,因避讳太子名而改“广文”。太薄:官位太小。
  9. 庾岭梅花:庾岭梅花盛开时节。
  10. 问字吏:向管文书的小吏打听情况。儒:指儒生。
  11. 倦去:疲倦了就关门休息。闭门人伴鹤:关着门自己与白鹤相伴。
  12. 匣有青萍:匣中藏青色的鱼。案有书:桌上有书。
  13. 门外青山俨如削:门前的山峦如同刀削一般整齐。
  14. 爽气:清风。助清吟:帮助吟诗。折腰绶:弯腰行礼。若若:即“若”,像。
    【赏析】:
    《送妇翁车先生改保昌学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联写送别之情;颔联写自己不愿为官;颈联写不屈于权贵的气概;尾联以“朝来爽气助清吟”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道出诗人的心声,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立场。
    此诗首联“我送舅氏去何之,吾道将南庾岭陲”,点明送别对象——舅氏(岳父)的车先生,表明要去的地方——南岭(庾岭),说明去的目的——做官。这两句交代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并表明送别的原因。
    颔联“傲骨宁堪羁五斗,且辞簿领为人师”,写自己不愿为官。“傲骨”指有骨气,“宁堪”即怎么能够,“羁五斗”即受官俸。这句是说自己有骨气,不愿意做官,宁可辞官不做。“为人师”即当老师,这里指教学生。这两句既表明了自己不愿为官的决心,也表现了对自己教学生涯的自豪。
    颈联“一领青毡消不得,清斋苜蓿自支颐”,写自己不愿为官,但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无奈。“一领青毡”指一顶黑帽子,即低级官员的帽子;“消不得”即承受不了。这句是说,自己虽然不愿意做官,但是又无法摆脱这种现实的压力。“清斋苜蓿”即素食斋饭,“自支颐”即自己吃。这句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清贫,但也能过得去。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也表现了对清贫生活的喜爱。
    尾联“郑虔轗轲聊复尔,塞翁倚伏谁能知”,写自己不屈于权贵的气概。“郑虔”指唐朝著名书法家郑虔,“轗轲”指困苦,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这句是说自己虽然处在困境之中,但仍然能够坚持下去。“塞翁倚伏谁能知”即世事无常,变化莫测,谁也说不准。这句是说世事变幻莫测,谁能说得准呢?这两句既表现出自己对困境的坚韧不拔,也表现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道出诗人的心声,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立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