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羊山下土,萋草都官墓。
禅林偃东偏,杰构逼祠宇。
唐微二百载,词翰鲜淡古。
庐陵与宛陵,倡和一机杼。
时昌命转穷,调高心逾苦。
临茔发幽想,风烟助恻楚。
谒梅都官墓
双羊山下土,萋草都官墓。
禅林偃东偏,杰构逼祠宇。
唐微二百载,词翰鲜淡古。
庐陵与宛陵,倡和一机杼。
时昌命转穷,调高心逾苦。
临茔发幽想,风烟助恻楚。
注释:
- 双羊山下土:指诗人站在双羊山下,感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
- 萋草都官墓:形容都官墓上长满了青草,显得荒凉凄凉。
- 禅林偃东偏:描绘了一座寺院位于东方,周围环境宁静祥和。
- 杰构逼祠宇:形容这座杰构的祠堂非常雄伟壮丽,令人敬畏。
- 唐微二百载:指唐朝存在了两百年的历史。
- 词翰鲜淡古:指诗词作品虽然不多,但内容却很淡泊,具有古代的风格韵味。
- 庐陵与宛陵:指江西的庐陵、宜春两县,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创作诗词。
- 倡和一机杼:指两人相互唱和,共同创作诗词,如同一台机器一样默契合作。
- 时昌命转穷:指时运不佳,命运多舛,感到前途渺茫。
- 调高心逾苦:指心境高洁,但内心却感到更加痛苦,因为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
- 临茔发幽想:指来到坟墓前,心中充满了哀伤与思念之情。
- 风烟助恻楚:指风烟之中似乎有一股悲伤的气息,增添了诗人心中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故人的诗作,通过对故人墓地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描绘了故人墓地的景象,双羊山下的荒芜与萋草的凋零,都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次句进一步描绘了故人墓地的寂静与荒凉,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三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四句则赞美了祠堂的宏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人的敬仰之情。五句通过“词翰”一词,暗示了故人的文采非凡,但又因为时代的原因而未能留下更多的作品。六句则是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自己与故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七句则是对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现实感慨,以及对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的内心挣扎。最后两句则是对故人墓地的描写,风烟中的哀思与悲戚,更增添了诗人心中的哀愁。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逝者的回忆与缅怀,也有对生命无常、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