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千山起迅雷,送来溟雨满霜台。
万竿银竹参天发,满院琪花簇地开。
坐见乾坤成草昩,俄惊沧海走尘埃。
大风不久驱云散,还挽晴光白日回。
潞州分司大雨
忽听千山起迅雷,送来溟雨满霜台。
万竿银竹参天发,满院琪花簇地开。
坐见乾坤成草昩,俄惊沧海走尘埃。
大风不久驱云散,还挽晴光白日回。
注释:
- 潞州分司:指唐代诗人元稹在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任官时,因不满朝政而辞去职务,在分司东厅居住,过着寄食的生活。
- 溟(míng)雨:即大雨,溟是大海的意思。
- 霜台:指官府办公的大厅,也泛指官府。
- 参天发:形容竹子高耸入云。
- 琪花:一种美玉,这里比喻兰花。
- 乾坤:天地,泛指宇宙。
- 草昩(yú):草木枯萎、凋谢的样子。
- 沧海:大海。
- 大风:指大风天气。
- 白日:太阳。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在潞州分司时期所写,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他当时的心情和对自然景观的感受。首句“忽听千山起迅雷”,以迅雷之速描述了暴雨的突然到来。接着,“送来溟雨满霜台”,将暴雨比作海雨,将大地笼罩在一片汪洋之中,形象生动。
次句“万竿银竹参天发”,描绘了竹子高耸入云的景象,银竹在雨中更加显得清新脱俗。第三句“满院琪花簇地开”,则是以花朵簇拥在一起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风雨过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坐见乾坤成草昩,俄惊沧海走尘埃”,意味着他看到天地变得苍茫,心中不禁感叹世事的变化无常。而“大风不久驱云散,还挽晴光白日回”则表达了他对暴风雨后的彩虹、阳光的欣赏与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