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夕照墨云驰,疑似当年纵火时。
抱玉卞和双刖足,古今不独介之推。

【注释】

绵山:绵山在山西介休市东南,因山多绵树而得名。唐天宝年间,诗人王维曾游此,作《过故关》。“墨云驰”形容傍晚的浓烟笼罩着大地,暗喻战乱。纵火:指放火烧山林。抱玉卞和:传说晋平公有玉璞(大玉石)三枚,卞和认为是真玉而献之,但被砍去双脚。后比喻才能出众的人遭忌而被弃置不用。“双刖足”即卞和被砍去了双脚,比喻怀才不遇。古今:从古至今。“推”指介子推。

赏析:

王维这首咏史诗借咏介之推来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中先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绵山的景色:夕阳西下,浓烟弥漫,似乎当年放火烧山林的情景再现了。接着又用典故来烘托气氛:卞和抱玉献与楚文王,为世人所不容;介之推割肉奉君,却遭到杀身之祸。作者以“纵火时”暗喻安禄山起兵之时,用“抱玉卞和双刖足,古今不独介之推”来表明历史上像卞和、介之推这样的忠臣义士是数不胜数的,但是像他们一样的忠臣义士却往往遭遇不幸,而像安禄山这样的叛臣贼子却能够得享富贵,这种鲜明的对比使诗人更加感到悲愤不平。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结构严谨完整,通过描写绵山的景色及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