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公勋业古今腾,自昔人情有爱憎。
千载故庐人敬仰,不闻更说锦笼灯。
【注释】
介休:即介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市。绵山:在山西介休市东南,为五台山之一,有“天下第一秀”之称。潞公:即王拱辰,北宋名臣,曾任介休县令,因政绩卓著而闻名。锦笼灯:指绣有金丝的彩灯。
【赏析】
《介休三首·绵山》是宋代名臣王拱辰的作品。这首诗以赞美绵山为内容,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潞公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句“潞公勋业古今腾”,直接点题,表达了对潞公功勋卓著的高度赞扬。潞公,即王拱辰,北宋名臣,曾任介休县令,因政绩卓著而闻名。他的功勋卓著,不仅在生前受到赞誉,而且被后世传颂千古。
次句“自昔人情有爱憎”,则进一步揭示了潞公与民众之间的深厚感情。自古以来,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是相通的,而潞公之所以能够赢得民心,就在于他对人民的关爱与尊重。他深知民情,关心民生,为百姓排忧解难,赢得了人们的爱戴与尊敬。
第三句“千载故庐人敬仰”,更是直接描绘了潞公在当地的影响。千年过去,人们仍然怀念着潞公的功绩与品德,将他视为楷模。这种敬仰之情,不仅仅是因为潞公个人的崇高品质,更是因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秀品格与高尚道德。
尾句“不闻更说锦笼灯”,则是对潞公形象的进一步升华。锦笼灯,原本是用来装点节日庆典之物,但在这里却成了人们对潞公的一种象征性评价。它代表着潞公的美好品质与高尚道德,也象征着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与敬意。这种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连最微小的事物都无法掩盖它的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潞公勋业的赞颂,以及对潞公与民众之间深厚感情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仁德兼备、深受民众尊敬的优秀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潞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