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自累,百感攒结。天涯渴病思归客。渭水新丰,家山在那些。
南南北北,奔驰岁岁,年年飘泊。悽切悽切好悽切。
鸿雁又来也,天末数声哀,聚散梧桐叶。几阵西风瑟瑟。
玉箫声断秦楼月。秦楼月。星河缥缈,万里波摇,照彻长江千折。
长江东下何时歇。六代繁华都泯灭。夜半寒潮,蓼岸荒洲,石头建业。
襄城遗曲瑟奏
多才自累,百感攒结。天涯渴病思归客。渭水新丰,家山在那些。
南南北北,奔驰岁岁,年年飘泊。悽切凄切好悽切。
鸿雁又来也,天末数声哀,聚散梧桐叶。几阵西风瑟瑟。
玉箫声断秦楼月。秦楼月。星河缥缈,万里波摇,照彻长江千折。
长江东下何时歇。六代繁华都泯灭。夜半寒潮,蓼岸荒洲,石头建业。
注释:
襄城遗曲瑟奏:襄城的古曲瑟演奏。
多才自累:才华出众却自寻烦恼。
百感攒结:各种感情汇聚在一起。
天涯渴病思归客:形容游子思念家乡的迫切心情。
渭水新丰,家山在那些:渭水的源头是新丰。
南南北北,奔驰岁岁,年年飘泊:形容到处奔波、流浪。
凄切凄切好悽切:非常凄凉悲伤。
鸿雁又来也,天末数声哀:鸿雁飞来了,天边传来了几声哀鸣。
聚散梧桐叶:比喻人的命运无常,像秋天凋零的梧桐树叶一样。
几阵西风瑟瑟:几阵凉爽的西风吹过。
玉箫声断秦楼月:玉箫的声音已经断绝了,只剩下月光洒在秦楼上。
星河缥缈,万里波摇,照彻长江千折:银河如烟似云般缥缈,万里长河波涛汹涌,仿佛要将长江两岸照亮。
长江东下何时歇:长江从东面流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
六代繁华都泯灭:指历史上曾经繁荣昌盛的六个朝代都已经消失。
夜半寒潮,蓼岸荒洲,石头建业:夜晚的寒潮袭来,蓼岸上的荒草洲上,只有石头上的建筑还在。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异乡漂泊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句“襄城遗曲瑟奏”,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弹奏着古老的曲子的情景。他才华出众却自寻烦恼,各种感情汇聚在一起,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接下来的句子“天涯渴病思归客”描述了诗人对家乡的强烈思念之情。他渴望回到家乡,但现实却让他四处流浪,无法安定下来。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使他感到无比凄凉和悲伤。
“渭水新丰”,点明了诗人所处之地,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看着渭水的源头新丰,不禁想起了家乡的家山,那是一个充满温暖回忆的地方。但他现在身处异地,只能独自面对这无尽的荒凉。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用“南南北北,奔驰岁岁,年年飘泊”来形容自己的漂泊生活。他不停地奔波忙碌,年复一年地在外流浪,这种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使得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悲痛和绝望。
“凄切凄切好悽切”,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高度概括。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这些情感如同秋天凋零的梧桐树叶一般,随时都可能落下。
诗人用“鸿雁又来也,天末数声哀”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每当看到大雁飞过天空,他都会想起故乡的亲人和往事。而那些鸿雁的叫声,就像是来自远方的哀嚎,让他更加感到心中的悲痛。
“聚散梧桐叶”,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隐喻。梧桐树叶随风飘落,就像人生的聚散离合一样,无法预料也无法把握。诗人对此深感悲哀,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它摆布。
“几阵西风瑟瑟”,描绘了秋风萧瑟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西风吹过,落叶纷飞,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和寂寞。
最后两句“玉箫声断秦楼月。秦楼月。星河缥缈,万里波摇,照彻长江千折”,则是对整个画面的高度概括。玉箫的声音已经断绝了,只剩下月光洒在秦楼上。银河如烟似云般缥缈,万里长河波涛汹涌,仿佛要将长江两岸照亮。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一句“长江东下何时歇”则是对整个主题的升华。他不知道未来的路会如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停歇下来。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使得他更加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无力感。这种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