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浅见多相忌,丈夫意气自相得。
卓哉征夷真丈夫,世人谁敢较才力。
天子临轩亲授斧,一日兵戎尽修饬。
所期代天行王诛,岂但解衣更推食。
舳舻百万长江来,走卒儿童总能识。
指挥三军陈大义,日日惟将忠义激。
三军感奋若貔虎,谁不深思效臣职。
马援须标铜柱功,晋公岂纵淮西贼。
金貂玉蝉公莫辞,丈夫从来富贵逼。
赵总戎和前作见赠再次韵奉酬
世人浅见多相忌,丈夫意气自相得。
卓哉征夷真丈夫,世人谁敢较才力。
天子临轩亲授斧,一日兵戎尽修饬。
所期代天行王诛,岂但解衣更推食。
舳舻百万长江来,走卒儿童总能识。
指挥三军陈大义,日日惟将忠义激。
三军感奋若貔虎,谁不深思效臣职。
马援须标铜柱功,晋公岂纵淮西贼。
金貂玉蝉公莫辞,丈夫从来富贵逼。
注释:
世人浅见多相忌,丈夫意气自相得。
卓哉征夷真丈夫,世人谁敢较才力。
天子临轩亲授斧,一日兵戎尽修饬。
所期代天行王诛,岂但解衣更推食。
舳舻百万长江来,走卒儿童总能识。
指挥三军陈大义,日日惟将忠义激。
三军感奋若貔虎,谁不深思效臣职。
马援须标铜柱功,晋公岂纵淮西贼。
金貂玉蝉公莫辞,丈夫从来富贵逼。
赏析:
《赵总戎和前作见赠再次韵奉酬》是一首七言绝句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赵总戎的赞美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于忠诚和勇敢的追求和向往。
在首句中,诗人描述了世人对于才华和力量的嫉妒和排斥,而真正的丈夫却能够超越这些浅薄的目光,展现出自己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这种描述揭示了诗人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的赞赏和钦佩。
在第二句中,诗人称赞了赵总戎的勇敢和正义,认为他是真正的丈夫形象的代表。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赵总戎的敬仰和信任,也反映了他对于真正男子汉的理解和认同。
在第三句中,诗人描绘了皇帝亲自授予赵总戎权力和责任的场景,强调了赵总戎的权威和地位。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在第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他对赵总戎的期望和要求,希望他能够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赵总戎的信任和支持,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理解。
在第五句中,诗人描绘了赵总戎率领大军浩荡前行的景象,展现了他的威武和雄壮。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赵总戎的形象和气质的赞美和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关心。
在第六句中,诗人描绘了赵总戎指挥军队的情景,强调了他的智慧和勇气。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赵总戎才能的评价和认可,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关心和思考。
在第七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赵总戎忠诚和勇敢的赞扬和钦佩。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赵总戎的品质和价值的尊重和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理解。
在第八句中,诗人提到了马援和晋公这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强调了他们的成就和地位。这种描述展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尊重,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理解。
在第九句中,诗人以金貂玉蝉比喻赵总戎的地位和身份,强调了他的尊贵和荣耀。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赵总戎的赞赏和钦佩,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理解。
诗人表达了对赵总戎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赵总戎的关爱和支持,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