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贰师将军伐西域,拔刀刺山泉涌出。又不见虞公欲与夏人战,长剑一指停西日。
乃知人有忠诚心,后土皇天相终吉。桓桓将军赵征夷,文才武略当世稀。
昨承简命佩金印,貔貅百万生光辉。南来次师湘口岸。
骤雨连旬江水泛。洪涛汹涌欲渡难,泊舟虽惊总无患。
先锋卜吉将启行,骤雨不息疑群情。将军拜天诉忠悃,云开雨歇天清明。
旌旗映山谷,鼓吹喧江滩。将军倚楼看解缆,顺流西下无狂澜。
军中感叹称稀有,父老欢呼如一口。两广三苗不足平,百蛮重译须奔走。
吁嗟此雨晴,其事非偶然。皇天厌祸乱,助我解倒悬。
此雨骤于十日前,溯流难上江滩船。此雨骤于十日后,行营水浸徒流连。
雨骤我休兵,雨晴我耀武。天意人心总和顺,会看一鼓成功报明主。

【译文】

你看不见贰师将军讨伐西域,拔剑刺山,泉水喷涌而出;你看不见虞公要和夏人战斗,长剑一指,太阳停落。

才知道人们有忠诚之心,后土皇天相终吉。桓桓将军赵征夷,文才武略当世稀。

昨天承蒙简命佩金印,貔貅百万,生光辉。南来次师湘口岸。

大雨连旬江水泛。洪涛汹涌欲渡难,泊舟虽惊总无患。

先锋卜吉将启行,骤雨不息疑群情。将军拜天诉忠悃,云开雨歇天清明。

旌旗映山谷,鼓吹喧江滩。将军倚楼看解缆,顺流西下无狂澜。

军中感叹称稀有,父老欢呼如一口。两广三苗不足平,百蛮重译须奔走。

吁嗟此雨晴,其事非偶然。皇天厌祸乱,助我解倒悬。

此雨骤于十日前,溯流难上江滩船。此雨骤于十日后,行营水浸徒流连。

雨骤我休兵,雨晴我耀武。天意人心总和顺,会看一鼓成功报明主。

【赏析】

《师次永州久雨祈晴有感寄赵征夷》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当时安史之乱已基本被平息,杜甫从长安出发,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到达湖南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时又遭遇了一次大暴雨,遂写下了这首五律诗。

首联两句写“君不见”,引出对贰师将军的赞颂。“贰师将军伐西域”,是说汉宣帝时期,大将赵充国率军出屯浩亹(今青海贵德西北),平定了西羌叛乱,使西域诸国“皆乡风慕义,奉贡献见” (《汉书·赵充国传》)。“拔刀刺山泉涌出”则是指贰师将军用兵如神,勇冠三军。这里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贰师将军的英勇善战。

颔联两句写“又不见”,引出对虞公与夏人之战的赞颂。据《左传》记载,周穆王曾征伐北方游牧民族,在千亩林中遇敌,穆王挥舞宝剑,直刺敌首,敌人溃散。“长剑一指停西日”则是指虞公与夏桀作战,穆王挥剑止住太阳,比喻虞公英勇善战。这里用典,赞颂虞公与夏人的英勇战斗。

颈联两句由前两句的赞颂过渡到后两句的议论。“乃知人有忠诚心”,这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总结。“后土皇天相终吉”则是作者对历史现象的评论,认为忠心耿耿的人会得到神灵的帮助。接着又指出:“桓桓将军赵征夷,文才武略当世稀”,“桓桓将军”“文武双全”,这是对赵征夷的高度赞扬。

尾联两句由前两句的议论过渡到后两句的抒情。“昨承简命佩金印”,说明赵征夷得到了朝廷的任命;“貔貅百万生光辉”、“百蛮重译须奔走”等句则表明他的威望和实力。这两句既是对赵征夷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的肯定。最后四句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与思考。“吁嗟此雨晴”,是说这场暴雨终于过去了。“其事非偶然”,是说这场暴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原因的。“皇天厌祸乱,助我解倒悬”,则是说上天厌恶战争带来的灾难,帮助他解除了困境。“天意人心总和顺,会看一鼓成功报明主。”则是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这首诗通过对这次暴雨前后不同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坚定信心。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