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夕相缠,繁云毒热煎。
万方同鼓铸,赤地若扬烟。
骨肉都成碍,衣冠意可捐。
所嗟凭两翮,不及溯风鸢。
【注】苦热:形容酷热。二首:指两首诗。
暑气夕相缠,繁云毒热煎。
万方同鼓铸,赤地若扬烟。
注释:暑气在傍晚时相互缠绕,浓密的乌云将炎热笼罩。各地都像鼓风一样吹拂着暑热,使大地如同升起烟雾一般。
骨肉都成碍,衣冠意可捐。
所嗟凭两翮,不及溯风鸢。
注释:连肉体和骨骼都被暑气所阻碍,衣服和冠帽也被热浪所影响。只有凭借双翅飞翔的鸟儿才能逃脱这炙热的天气。
赏析:
《苦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夏日酷暑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全诗通过描写夏季气候炎热难耐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恶劣天气的强烈不满和对清凉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第一段“暑气夕相缠”,描绘了夜晚时分暑气依然弥漫的景象。这里的“相缠”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暑气的缠绵不绝,让人难以忍受。接着第二段“繁云毒热煎”进一步渲染了夏天的闷热氛围。这里的“繁云”指的是乌云密布的天空,“毒热煎”则形象地描绘了暑热如烙铁般炽烤大地的景象。这两个字句不仅描述了高温下的物理现象,更传达了人们对夏日炎炎的厌恶之情。
第三段“万方同鼓铸”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酷暑给人带来的困扰。这里的“鼓铸”指的是铸造金属,引申为辛勤劳动。然而,由于酷暑难耐,人们不得不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作,甚至出现了“赤地若扬烟”的情景。这里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夏日农田中的一片荒凉景象,也暗示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付出的努力与牺牲。
最后一段“骨肉都成碍,衣冠意可捐”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酷热天气下的生活困境。这里用“骨肉都成碍”来形容人们因高温而感到疲惫不堪的状态,甚至连衣物和帽子都成了负担;“衣冠意可捐”则表达了人们对于穿着和仪表的重视程度,但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一切外在的形象都显得无关紧要。
尾联“所嗟凭两翮,不及溯风鸢”则以鸟类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用“两翮”指的是鸟的翅膀,而“溯风鸢”(即风筝)则是一种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工具。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自由翱翔的愿望。
《苦热》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酷暑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清新自然的无限向往。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