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发方瞳老炼君,紫芝灵检气氤氲。
乘时早逐鹓鸾起,失路翻随麋鹿群。
丹洞甔甀迷住去,清溪水竹羡平分。
天风夜夜吹凉月,引断箫声入彩云。
这首诗是唐代郑长庚的作品,其内容为:
赠郑长庚居士
绀发方瞳老炼君,紫芝灵检气氤氲。乘时早逐鹓鸾起,失路翻随麋鹿群。丹洞甀甀迷住去,清溪水竹羡平分。天风夜夜吹凉月,引断箫声入彩云。
注释
- 绀发:指头发呈现出深黑色。
- 方瞳:眼睛呈方形。
- 老炼君:形容郑长庚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修养。
- 紫芝:灵芝,一种珍贵的药材或象征长寿的物品。
- 灵检:指神灵的检验,也暗示郑长庚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 乘时:利用时机。
- 鹓鸾起:鹓鸾(yuān luán)是古代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伍中的一种鸟类,这里比喻郑长庚能够抓住机遇,如同鹓鸾一样飞黄腾达。
- 失路:迷路,引申为遭遇挫折或困境。
- 麋鹿群:指失去目标,迷失方向。
- 丹洞甀甀:指神秘的洞穴或者深不可测的地方,让人迷失其中。
- 清溪水竹:清澈的溪流和翠绿的竹林,象征着宁静和平和的生活。
- 羡平分:羡慕这样的生活,希望能够与之平等共享。
- 天风夜夜吹凉月:形容夜晚天空中的风,凉爽而清新,仿佛能吹走所有的炎热和烦躁。
- 引断箫声入彩云:用箫声引导、连接天地之间的美好,仿佛能将箫声带入彩云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郑长庚作为一个智者的形象,以及他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境界。首句“绀发方瞳老炼君”,以色彩鲜明的语言勾勒出郑长庚的形象,展现出他的智慧和成熟。接着“乘时早逐鹓鸾起”,表达了他对时机的敏锐把握和对前途的乐观态度。然而,“失路翻随麋鹿群”,却揭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也曾遭遇挫折和困惑。
诗中还多次运用了自然景观作为比喻,如“丹洞甀甀迷住去”、“清溪水竹羡平分”,这些自然景色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反映了郑长庚追求内心平和与宁静生活的理念。最后一句“天风夜夜吹凉月,引断箫声入彩云”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宇宙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整首诗既表达了对郑长庚人格魅力的赞美,也展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